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细胞壁脂质在细菌对宿主的侵袭和致病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PDIM是MTB细胞壁的重要脂质成分,在细菌侵染等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证实对宿主细胞凋亡调控是MTB致病的主要机制之一。申请者研究提示,PDIM突变后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凋亡,推测PDIM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的机制发挥致病性。本研究综合运用分子克隆、薄层层析、流式细胞和基因芯片等研究手段,从索状结构表型出发筛选PDIM突变株并检测其毒力变化;流式细胞检测凋亡率,凋亡芯片筛选PDIM调控的凋亡基因;并用纯化的PDIM验证上述凋亡效应,阐明PDIM调控凋亡的分子机制;最后用斑马鱼模型研究PDIM调控的巨噬细胞凋亡对细菌和宿主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揭示PDIM 的致病机制,加深对MTB 毒力与凋亡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对阐明MTB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结核杆菌不含内毒素,也不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其致病性主要和细胞壁中的脂质成分相关。PDIM (phthiocerol dimycocerosate)/PGLs (phenolic glycolipids)作为细胞壁的重要结构,在致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机制不明确。我们筛选到一个PDIMs/PGLs突变株。通过建立体内外感染模型,并利用microarray和蛋白质谱、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等技术,我们对PDIMs和PGLs的致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体外发现,PDIMs和PGLs缺失不影响细菌的体外增殖,PDIMs/PGLs突变株在sauton、M7H9等培养基上生长无差异。但在成年斑马鱼实验中表现为完全减毒。血清感染及diff-quik stain观察,发现单核巨噬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无显著差异。巨噬细胞感染发现PDIMs/PGLs突变株在静止巨噬细胞内增殖不受限制,但在IFN-r激活的巨噬细胞中明显被限制。另外,TUNEL染色发现: PDIMs和PGLs突变株在感染后1天有很强的TUNEL信号,而WT组很少;在感染后7天,WT感染组肉芽肿结构中有许多凋亡信号,而突变株少见。这一结果提示PDIMs和PGLs可能通过调控凋亡致病。.随着斑马鱼全基因组注释的进展,基因芯片也已广泛用来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因此,我们应用斑马鱼表达谱芯片在动物机体水平探讨PDIMs/PGLs的致病机制。Microaray结果发现:大多数差异基因的功能集中在生物学过程,此外还有G蛋白偶联受体和信号转导等功能。差异基因通路分析表明PDIMs/PGLs影响宿主细胞粘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尤其是细胞粘附这一信号通路。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图,发现转化生长因子TGF-beta在野生组基因共表达网络中高表达,它属于细胞粘附蛋白,在细胞和胶原蛋白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为止,还未曾有报道应用蛋白组学方法研究PDIMs/PGLs的功能。本研究首次应用定量蛋白组学(LC-MS/MS)研究PDIMs/PGLs引起的巨噬细胞蛋白组学变化。结果发现,PDIMs/PGLs引起的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细胞粘附、物质转运、细胞结构组装、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这提示我们PDIMs/PGLs影响了巨噬细胞的多种功能。这些发现为系统认识PDIMs/PGLs的致病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分枝杆菌细胞壁脂质PDIM调控SUMO修饰介导肉芽肿形成的分子机制
骨架蛋白IQGAP1在分枝杆菌PDIM脂质介导感染及肉芽肿形成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压力反应因子SigC介导的分子致病机制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细胞凋亡/坏死相关LncRNA分子的筛选及其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