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测评研究: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37303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于成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葛仁东,张巨勇,徐大伟,王鹏杰,孙志梅,丁淑妍,王翔,高艳,杨娜
关键词:
生态安全测评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结项摘要

The ecological safety is the basic guarantee to make the optimization of eco-system structure smoothly for the national optimizing development region around Bohai area. This project selects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al delta as a case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issues of ecological safety around Bohai area.This project analyzes the main impacting factors deeply, constructs the DPESAR research framework for social, economic and natural compound ecological system.Then using "3S" technology and diffusion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to simulate the changing path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afety in this area from the timing and spatial perspectives based on the hysteresis quality factors, and conducts the evolution rule. Utilizing the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ascertain the index factor and the related parameters,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safety indicators system.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urrent value, futher value and the critical value systematically, this project costructs the adaptive model and the optimum optimization model individually ba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ecological capacity in this area. And last it gives the responding tactics based on the evaluating results. This project is a 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not only can solve the issues of region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safety, but also can promote it to the spati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development.

环渤海地区生态安全是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生态系统格局优化顺利实现的基本保障。本项目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科学系统地探索和研究我国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问题。本项目深入剖析了影响该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DPESAR研究框架;应用"3S"技术和扩散的偏微分方程,考虑滞后性因素,从时空变化的视角模拟了该区域生态安全的演变路径,进而推演出其演变规律;应用SPSS统计软件和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确定指标因子和相关参数,构建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测算出该区域生态承载量的基础上,构建了自适应模型,并进行了最适优化,系统地测算了该区域生态安全的现状值、未来值和临界值;依据测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响应对策。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区域生态安全测评体系,有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协同发展问题,推动了生态经济学向空间环境经济学方向发展。

项目摘要

我国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属于生态脆弱区,产业布局密集,特别是受油化工等重污染企业较多,极易破坏生态系统。本项目选择该区域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跟踪研究该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生态安全状况。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本项目研究。(1)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识别研究;(2)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时空演变路径与规律研究;(3)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4)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程度的测评研究;(5)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的响应对策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内容,识别出影响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确定了生态安全的空间动态演变区域及新的生态安全临界值等重要结果。通过本项目研究,更好地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中。以国际通用的暴露—敏感性和适应性的研究框架为基础,首次提出了便于分析沿海区域生态安全状况的驱动力(driving)—压力(presser)—暴露(exposure)—敏感性(sensitivity)—适应性(adaptation)—响应(response)(DPESAR)框架,建立了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安全程度测度模型,对控制环渤海地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优化环渤海地区生态系统格局,建设美丽环渤海区域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推动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发展,解决区域生态安全研究从静态向动态转变的难题,实现了环境经济学向空间环境经济学方向的发展,对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项目在测评辽宁沿海经济带生态安全过程中,探索科学可行的生态安全测评方法,对实施环渤海优化开发区域生态安全管理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不仅推动了“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和“十九”大“两山”的战略思想,而且也能为我国其他沿海区域生态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于成学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海域承载力的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辽宁沿海为例

批准号:4067105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韩增林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空间扩展模拟与优化——以苏南地区为例

批准号:4140118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平星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过程分析和预警-以攀西地区为例

批准号:4130228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邵怀勇
学科分类:D07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生态安全及其预警系统研究-以福建沿海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50578136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曹伟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