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方酸菁共轭高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70403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李忠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祥浪,肖奇,刘丽平,杨梦婷,夏青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本体异质结方酸菁染料聚合物电子给体共轭高分子
结项摘要

Rap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olar cells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is field is to develop highly efficient but low-cost organic photovoltaic materials, one of key factors to promote their future commercialization. Organic squaraine dyes can be easily prepared, and demonstrate very good photoelectric response, which therefore have been well recognized as one class of promising organic photovoltaic materials. Thus, this project will design and synthesize a new series of conjugated polymeric squaraine dyes as electron donors for bulk heterojunction organic solar cells, including Zigzag structure, two dimensional conjugated structure and terpolymer structure. The impacts of polymeric backbone structure, squaraine dyes and side-chain on the aggregate structur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charge carrier transport an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resulting polymers will b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o reveal their structure-properties relationship. As a result, the study in this project would achieve high performance polysquaraine-based electron donors with suitable bandgaps, energy levels and high hole mobilities.

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这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如何制备高效且低成本的有机光伏材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推动有机太阳能电池进一步商业化的关键之一。有机方酸菁染料分子简单易得,且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是一类十分有潜力的有机光伏材料。基于此,本项目拟设计、合成系列结构新颖的聚方酸菁共轭高分子作为本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给体材料,包括蜿蜒型聚合物结构,二维共轭结构以及三元共聚物结构。通过详细研究聚合物主链结构、方酸菁分子结构、侧链基团对聚合物的聚集态结构、光物理性质、载流子传输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探讨它们之间的构效关系,争取获得带隙、能级合适,且空穴传输能力强的高性能聚方酸菁给体材料。

项目摘要

有机方酸菁染料分子简单易得、吸收强、光稳定性佳、且具有良好的光电响应,是一类十分有潜力的有机光伏给体材料。但方酸菁分子存在空穴迁移率不高、与受体分子相容性不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末端基团优化,调控方酸菁分子间的堆积方式,进而发现“鱼骨”型聚集体相对于“砖墙”型聚集体可获得更高的空穴迁移率;(2)通过构筑“蝴蝶”-型方酸菁二聚体并结合侧链调控,增强方酸菁与PCBM受体的相容性以及在异质结薄膜中的空穴迁移率,最终获得4.38%的光电转换效率(PCE);(3)提出构筑准二维聚方酸菁高分子的新思路,所得高分子PASQ-IDT与PCBM受体具有优秀的相容性,进而获得6.35%的PCE,是目前所报道的方酸菁高分子给体的最高值;(4)目前,很少有方酸菁分子能与非富勒烯受体相匹配,通过结构优化我们成功设计出可与稠环电子受体ITIC相匹配的宽带隙准二维聚方酸菁给体,获得3.72%的PCE。另外,还发现加工溶剂对聚方酸菁/ITIC异质结薄膜的形貌具有重要影响,对今后这类器件的制备和优化具有参考意义。除了上述成果,本项目还积极探索方酸菁染料在其他光电领域中的应用,譬如:1)发现聚方酸菁高分子一类具有优秀钝化作用的非掺杂空穴传输材料,用于正式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实现了15.5%的PCE,是当时同类器件的最高值之一;2)设计合成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的方酸菁染料,并应用于力致变色、次氯酸根传感、细胞成像等领域。基于本项目研究成果,共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包括应邀在材料期刊Adv Funct Mater上撰写关于方酸菁染料综述一篇。另外,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2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200093
发表时间:2020

李忠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方酸菁的设计合成及结构性质研究

批准号:29302011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袁德其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α-八甲基取代金属酞菁及聚噻吩复合材料设计合成与光伏性能研究

批准号:2130308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许宗祥
学科分类:B02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卟啉酞菁类分子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能研究

批准号:21471015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边永忠
学科分类:B0102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型含酞菁功能基聚苯胺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光伏器件研究

批准号:59983001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韦玮
学科分类:E0309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