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甘宁交界地区山地(六盘山、崆峒山和关山等),以森林与草原生态过渡带的自然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新的技术路线集成传统植物地理学和经典植被生态学的野外调查方法、植被气候关系分析、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统计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综合分析研究区的植物区系、植物群落结构和格局、生物多样性特征等生态系统计量参数;探究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要素、特别是与生物气候指数(如Kira温暖指数,Holdridge生命地带理论、Thornthwaite模型指数等)的关系;研究气候变化对区域植被的影响等科学问题;系统论证陕甘宁交界山地植被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主要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剖析区域植被动态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为研究区域植被生态和进行植被区划服务,丰富植被与气候变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滴状流条件下非饱和交叉裂隙分流机制研究
山地植被带的高精度识别和格局分析
蒸散发对气候变化与植被格局演变的响应研究
黔西山地末次冰期以来的植被迁移与气候变化
退耕还林和村村通公路影响下山地植被景观“格局—过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