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π-烯丙基新型配体的过渡金属催化CO2生成新C-C键反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3730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冯秀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毅,张新,王良广,周晓玉,邹涛,孙安乐,宋吉亮
关键词:
π烯丙基配体二氧化碳CC键生成磁性纳米粒子过渡金属催化
结项摘要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acti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construct new C-C bo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for the 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 This project aims to enhance the Lewis basicity of central metal of catalyst by utilizing metal nanoparticles generated in situ and π-allyl (or π-benzyl) ligand to facilitate the activ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the subsequent addition reaction of weak nucleophiles to carbon dioxide.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a new type of ligand will be given for the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produce new C-C bonds, and new ideals as well as new methods will be also provided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the catalytic reac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dioxide will be profoundly disclos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imple and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carbon dioxide.

过渡金属催化CO2的活化与转化、构筑新的C-C键,是CO2化学固定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申请项目拟使用原位生成的纳米金属粒子为催化剂前体,并通过引入π-烯丙基(含π-苄基)全碳配体,提高催化剂中心金属的路易斯碱性,使其易于催化活化CO2,进而促进弱亲核试剂与CO2的加成反应。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过渡金属催化CO2的活化与转化、生成新C-C键的反应,提供新的配体成员,为CO2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还将在理论上深刻揭示CO2的催化转化反应规律,为CO2的简便、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过渡金属活化转化CO2形成新C–C键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CO2的固定方法,此方法不仅反应条件温和而且具有较高的化学选择性和底物兼容性。以π-苄基为新型配体,纳米金属钯为催化剂,①开展了苄基氯衍生物、CO2和三丁基烯丙基锡的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包含各种官能团的3-丁烯酸苄酯和2-丁烯酸苄酯衍生物,产率介于64% ~ 86%之间。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反应液进行了检测,证明了反应过程中产生了钯纳米颗粒,同时也说明了TBAB在反应液中起到了稳定钯纳米颗粒的作用。②实现了氯甲基芳香化合物、烯丙基硼酸频哪醇酯和CO2的三组分羧化Suzuki偶联反应,产率介于44% ~ 81%之间。苯环、萘环以及杂芳环的氯甲基化合物均可发生该羧化反应。苯环上取代基的位置对产物的收率有影响。当使用1-溴甲基萘作为底物时,反应也能够发生,收率与1-氯甲基萘作为底物时的收率相当。③研究了纳米钯催化氯甲基芳烃及氯甲基杂芳烃化合物与烯丙基硅试剂、CO2的三组份羧化Hiyama偶联反应。在纳米钯粒子催化剂的存在下,目标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即可顺利进行,高效地生成α,β-不饱和羧酸酯类化合物,收率在61%-88%之间。.研究了纳米钯催化CO2与1,3-丁二烯的调聚反应,高选择性地合成了δ-内酯。该方法无需任何外加配体,仅使用催化剂前体Pd(acac)2在稳定剂四丁基醋酸铵(TBAAc)存在下原位生成的纳米钯粒子。以乙腈作溶剂、70 ºC的反应温度下,δ-内酯的产率和选择性分别为51%、94%,TON值达到1020,为目前报道的最高值。通过简单的萃取操作,即可实现纳米钯催化剂的分离提纯,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仍未见其活性明显降低。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反应液进行了测试,证实了在反应体系中确实存在纳米钯颗粒,平均粒径为(3.8 ± 1.1) nm。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DOI:10.1016/j.eiar.2021.106623
发表时间:2021
3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4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One-step prepared prussian blue/porous carbon composite derives highly efficient Fe-N-C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DOI:10.1016/j.ijhydene.2020.03.250
发表时间:2020
5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冯秀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36401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77302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603005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6700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074023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0545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07302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新双齿定位基过渡金属催化的直接C-H键活化/C-C键形成

批准号:2167608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冀亚飞
学科分类:B080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过渡金属催化的去硫C-C偶联新反应研究

批准号:2117203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芒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金属铱催化烯丙基取代反应中新配体合成及应用研究

批准号:2157225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游书力
学科分类:B010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过渡金属催化的选择性烯丙基碳-氢键氟化反应研究

批准号:21302046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栋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