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亚洲中部干旱区(约35-53oN,46-116oE)为研究区域,利用英国东安哥拉大学提供的近100a来的气温格点资料,中国西北干旱区近50a来的气温观测资料,以及海平面气压、海表温度、西风指数、太平洋十年涛动指数等资料,采用统计诊断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亚洲中部干旱区近100a来及其主体-中国西北干旱区近50a来气温变化的事实和影响因子,探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两次明显暖期响应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主体受西风环流影响的干旱区气温与我国东部季风影响区气温对全球变暖响应的异同。本项目的研究区是北半球中纬度最大的一片干旱带,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干旱带不同,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非地带性干旱区。在近百年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表现为明显区域性差异的背景下,作为独特地理单元的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候变化亦具有其特殊性,通过该项目研究的开展,可为有关区域响应的研究领域提供干旱区的响应结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亚洲中部干旱区对变暖响应存在空间差异的机理研究
东亚冬季风年际变率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机理
最近500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早期农业演替与传播及其适应与影响
干旱半干旱区地表气温年循环对1.5℃升温目标的响应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