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土壤碳循环异常的磷脂脂肪酸(PLFA)表征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306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茅晟懿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管红香,朱小畏,张必东
关键词:
磷脂脂肪酸土壤微生物碳循环土壤有机质群落结构
结项摘要

Fores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balance, and mature forest has soil respiration caused the formation of carbon input and output of dynamic equilibrium so it is often not considered to be carbon sink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Dinghushan mature forest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is growing year by year,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bon sinks. This phenomenon contradiction with the previous point, but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is not yet clea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the project intends to use the newly developed PLFAs biomarkers spectrum analysis,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bial level of activity with the preservation of organic matter status, attempts to address the following scientific questions: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structure,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 metabolic pathways and basic profil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inghushan soil profile; 2.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Dinghushan soil organic matter in the degradation process.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help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abnormal in Dinghushan soil carbon accumulation,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 of the carbon cycl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nd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global "missing carbon sink".

森林在全球碳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成熟森林由于土壤呼吸作用而会形成碳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因此通常不被认为是碳汇。最近研究显示,鼎湖山成熟森林土壤中有机碳含量逐年增长,表现出碳汇的特征。这种现象与以往的观点存在矛盾,但其成因机制尚不明确。本项目针对以上问题,拟利用新近发展起来的磷脂脂肪酸生物标志化合物谱图分析,从微生物活跃程度的表征与有机质保存状况的角度入手,试图解决以下科学问题:1).鼎湖山区域土壤剖面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及微生物碳源利用与代谢途径的变化,及与剖面基本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2).分析鼎湖山土壤有机质在降解过程中受到的控制因素。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分析鼎湖山区域土壤碳累积异常的原因,进一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规律,并为全球"碳失汇"的讨论和评价提供科学基础。

项目摘要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动研究的前沿和焦点之一,其所含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循环,并最终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陆地生态系统中成熟森林由于土壤呼吸作用而形成碳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因此通常不被认为是碳汇。但是最近研究报道显示,成熟森林土壤中有机碳含量逐年增长,这一现象打破了以往的认识,其原因机制尚未清晰。针对上述问题,本项目利用磷脂脂肪酸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长状况,探讨鼎湖山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鼎湖山区域不同类型森林土壤剖面获得的各类数据差异较小,说明森林植被类型与发育成熟度对土壤剖面中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代谢途径基本没有影响。各个剖面上生物量随着深度的变化与TOC大致均保持一致,说明了微生物生命活动与TOC密切相关,各个剖面10-12cm深起,革兰氏阴性菌、异养微生物比例均骤减而革兰氏阳性菌、自养微生物成为优势生物,指示了这些土壤剖面在10-12cm起缺乏新鲜碳源的输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在10-12cm内就完成了微生物改造,10-12cm以下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多为难降解部分。碳同位素的数据也表现了这些剖面10-12cm以下深度微生物生长受到碳限制,碳源的碳同位素结构发生了改变,细菌从上层对易分解有机质的利用转为对剩余顽固性碳的利用。特征磷脂脂肪酸表征SRB约在各个剖面10-12cm以下深度出现,指示了10-12cm起剖面开始由高氧浓度环境过渡至低氧浓度环境。甲烷氧化菌和真菌在剖面12cm以下深度突然消失指示可用碳源的匮乏,同时上层交界带微氧层已经结束,缺氧环境开始。由上可初步推测是由于微生物可用碳源、土壤含氧量的影响,从剖面10-12cm以下深度起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代谢途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变化的同时也影响到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以致鼎湖山土壤有机质保存状况与其他区域不同,形成0-20cm表观上的碳积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DOI:10.13679/j.jdyj.20190001
发表时间:2020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茅晟懿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图谱法研究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批准号:3087160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永山
学科分类:C1512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的新疆灌漠土生物肥力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4156107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许咏梅
学科分类:D0710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磷脂组学探讨反刍动物反式脂肪酸对细胞膜磷脂的影响及机理

批准号:3166044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静
学科分类:C2002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南极海岸带(无冰区)土壤碳循环过程研究

批准号:49501008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赵烨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