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产业升级过程中,从直接引进制造能力满足国内需求或出口导向型制造,到追随或参与主导设计,都可以看作在国际产业(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国际产业链参与行为,而产业升级就是在不断升级的国际产业链中实现动态切入与价值攀升。本项研究针对产业链中游关键零部件企业成长障碍及其导致的产业动态升级中的关键技术缺失问题,从产业链组织营销的视角,对国际产业(技术)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国内零部件企业切入国际产业链和实现价值攀升的(营销与技术)能力组合与切入路径的动态耦合问题进行研究:对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与特征,能力组合与切入模式的静态匹配(零部件企业新技术的国际化经营)和动态耦合(向高价值环节攀升中的能力培育与路径选择),零部件与系统集成企业及终端客户的互动关系及其对能力提升的影响等进行研究,通过对营销与技术能力互动以及协同驱动零部件企业成长模式和路径的研究,充实从制造型国家向创造型国家战略转型的微观理论基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代工企业的升级路径面临国际价值链(GVC)主导者的压制,当前随着成本优势的丧失而遭到抛弃,面临困境;国内系统集成商面向国内需求的“全球零部件搬家组合”式套利行为,没能带动国内关键零部件企业的成长。反之关键零部件环节缺失又影响国内价值链的持久竞争力。本项研究从组织营销的视角,对我国零部件企业技术、营销能力的动态耦合对其GVC切入模式和绩效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⑴引入产业(技术)生命周期用以标定产业技术引入和扩散的不同阶段,在识别典型阶段的技术和市场情境的基础上,通过多案例匹配分析提出了在不同阶段切入GVC的四种典型模式:标准参与模式、紧密跟随模式、追随承接模式、低成本替代模式。进而研究了进入者的技术、营销能力及其耦合方式对GVC切入模式和绩效的影响,识别出:各种模式皆须的共性能力(网络能力和企业家与人才、市场支持与分析能力等)和不同模式下最依赖的特定能力(标准参与模式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渐进式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品牌管理能力;紧密追随模式中的渐进式创新、模仿创新能力和品牌管理、顾客关系管理能力;追随承接模式中的创造性模仿能力、工艺调整能力、顾客和渠道管理能力;低成本替代模式中的工艺调整能力、操作实施能力、技术获取能力,渠道和顾客关系管理能力)。⑵对自建GVC/NV与在位GVC之间的追随、竞争与赶超战略进行了研究:对在技术、营销、资金能力处于劣势的自建GVC/NVC的市场切入中既学习又竞争的追随过程进行观察,提出了迂回追随与赶超路径,并识别出从低端利基到主流市场的三个典型的阶段节点,进而对各节点的技术和营销能力组合、竞争优势获取方式,以及实现节点间转移中的能力积累与条件进行了识别。⑶对通过价值网络中的合作与互动,基于资源调动和整合、协同创新与能力动态,实现企业持续升级问题进行了研究。从成本战略视角对零部件企业突破价值链锁定问题进行了研究。⑷ 针对我国从OEM走向OBM及自创GVC企业对面向全球竞争的品牌短板问题,从产品概念与品牌购买行为、绿色品牌价值、网络触觉弥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实施响应了研究计划,同时增加了对自创GVC的追随赶超战略、GVC参与企业的成本竞争战略、品牌策略等方向的研究。然而研究主要基于案例研究方法进行,通过较大样本定量研究以增强结论普适性的工作还有待开展,对零部件企业基于价值网络与下游成员间互动的研究应更深入。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资本品减税对僵尸企业出清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的自然实验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企业国际工程承包动态能力演化的路径依赖研究
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形成、作用机理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企业国际化能力跃迁机制与路径:基于知识导向与制度距离视角的研究
企业营销探索与开发战略及其对国际市场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能力-战略匹配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