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SPM研究锂离子在固体中的输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30323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沈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夏羽青,张立毅,刘国华,黄琦金,查昭如
关键词:
电化学扫描探针锂离子电池
结项摘要

For the past two decades, we have been experiencing a fast develop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y with good performance that is benefited form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hode and anode as well as electrolyte materials. However, most previous studies are from a macroscopic view, and lack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surface/interface of material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thium-ion-battery,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se surface/interface phenomenons, including ion transportation, interface reaction, and surface strain that is induced by charge/discharge.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use advanced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techniques,including Electrochemical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EC-AFM), and Quantitative Nanomechanical Property Mapp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QNM-AFM) to study the surface topography, electrical proper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of electrodes. Combinding these advanced techniques with other traditional techniques such as XRD, SEM, TEM, we envision that some critical issues that limi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battery can be cleared. The results evolved from this project will also shine light for furthe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better materials for lithium-ion-battery.

为加快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改变"尝试"法筛选电池电极材料的现状,有必要利用原位纳米级高精度的表征技术对电池电极结构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本项目将利用包括原位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定量纳米力学性质测量(QNM-AFM)等先进模式的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结合其他传统分析手段如电化学阻抗谱等来研究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针对电池电极结构、固态电解质在冲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迁移所引起的表面形貌结构、表面电性能以及表面应力的变化进行研究。了解使用了不同黏结剂的电极结构在充放电条件下的结构、性能变化及其对电池整体性能的影响。探索制约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实际电池容量如离子迁移速率、固固界面电阻等一些关键问题。本项目将从纳米尺度直观地揭示(准)真实条件下锂离子电池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变化,所获研究结果将能够为新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和基础支撑。

项目摘要

为加快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改变“尝试”法筛选电池电极材料的现状,有必要利用原位纳米级高精度的表征技术对电池电极结构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本项目利用原位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EC-AFM)、导电原子力显微镜(C-AFM)、定量纳米力学性质测量(QNM-AFM)等先进模式的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结合其他传统分析技术如电化学和XPS来研究锂离子电池。围绕着本项目的研究计划,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电池电极材料制备;充放电过程中电极结构演变的原位AFM研究;锂离子输运机制的研究。通过本实验室搭建起来的电化学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添加剂的成膜机制,完成对石墨、钛酸锂、硅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机理的研究。在锂离子输运机制研究方面,利用导电AFM开展了对不同电极材料的研究,同时开展了SEI膜导电性以及SEI膜力学方面的研究。通过本项目,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文章6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其中授权1项。通过本项目,参加国际会议1次,国内会议3次,邀请海外专家来访1次。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负责人在本领域建立了一定的学术声誉,作为任务负责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项目中有关原位AFM表征的工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均已经顺利毕业,并获得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粘土矿物参与微生物利用木质素形成矿物-菌体残留物的结构特征研究

DOI:
发表时间:
3

考虑固化剂掺量影响的镁质水泥固化土非线性本构模型

考虑固化剂掺量影响的镁质水泥固化土非线性本构模型

DOI:10.16285/j.rsm.2019.1499
发表时间:2020
4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能谱联合迭代重建在重度肝硬化双低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04.012
发表时间:2019
5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及电池火抑制过程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及电池火抑制过程

DOI:
发表时间:2021

沈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有机-无机复合固体电解质中锂离子输运性能研究

批准号:21773290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卢威
学科分类:B020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锂离子/电子在固体电解质膜及相关界面输运过程的计算材料学研究

批准号:5137222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施思齐
学科分类:E0208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爆炸性物质分子在固体表界面吸附结构的SPM分析及检测研究

批准号:20575070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万立骏
学科分类:B0402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锂离子垂直输运的复合固体电解质的开发及其在柔性固态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2190517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夏水鑫
学科分类:B05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