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南岛、福建和广西不同纬度九个红树林群落的甲烷通量日变化、季节变化和滩面变化进行了研究,表明红树林湿地甲烷通量的时空变化受温度、土类、土层、潮汐和植被类型等因素影响,不同于淡水湿地;且红树林土壤甲烷通量高于光滩而低于伐迹地,也低于受污染滩地。在完全厌氧的条件下对土壤甲烷产生率的季节变化、水平空间变化和深度变化进行控制试验,以反映甲烷菌种群活力的情况;结合土壤理化因子的分析,得出了甲烷产生率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多元线性预测模型。对红树林咸水湿地的甲烷浓度、库量、氧化量和传输效率进行了首次研究,丰富了我国各种类型湿地影响全球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动态研究的科学数据。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5篇论文;有4篇已被接受;出席了在美国等地的4次国际会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亚热带河口湿地红树林甲烷传输机制研究
洪泽湖不同植被类型湿地甲烷排放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影响规律的研究
氮沉降对新生滨海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