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发光酶基因luxAB和β-葡萄糖苷酶基因gusA作为标记基因,分别对优良快生型大豆根瘤菌HNO1和遗传改造优良慢生型大豆根瘤菌HN32进行标记,获得了一系列标记菌株。采用无菌砂培实验,筛选出保持HN01和HN32优良共生固氮特征的标记大豆根瘤菌菌株,进行模拟田间栽培条件下的“缩数”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宜采用不同的根瘤菌接种技术,方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以棕壤土为例:草炭菌剂接种效果优于液体菌剂接种效果,液体菌剂接种效果优于种衣剂菌剂接种效果。不同的接种技术,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结瘤部位的分布,占瘤率及接种效果均有不同。这一结果无疑对回答根瘤菌应用中的盲目性和效果不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依据“缩微”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在湖北省农科院实验地的田间小区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大豆快生根瘤菌多样性形成机制及竞争结瘤的分子基础研究
检测根瘤菌在根际竞争结瘤能力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结瘤效率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土壤中氯嘧磺隆抑制大豆根瘤菌结瘤和固氮能力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