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把传统矿物加工的分离技术、破碎筛分技术、电选技术和浮选技术应用于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有价金属的回收。通过研究集流体、电极材料和PVDF的界面相互作用、最佳物理场优化、分选药剂设计的科学问题,开发清洁、低成本具有实用意义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技术原型。
锂离子电池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其报废量也在提升。一方面,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通常在500-1 000次之间,使用2-3 a以后,其电极膨胀,容量下降,以至报废。另一方面,据估计,大型电池企业的废品率一般在1%~3%、极片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废品率为1%~2%,而小型企业的残次品率则更高。尽管手机型号在快速变更,但是大量库存电池和旧电池仍需物尽其用,否则,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威胁。更何况,废旧锂离子电池含有大量有价金属,其中,钴的质量分数为5%~20% ,锂5%~7%,镍5%~10%,回收这些有价金属尤其是钴将大大缓解钴资源的紧缺。目前,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回收的方法很多,但均存在一些问题,效果不理想。. 根据清洁的钴酸锂表面亲水和石墨表面疏水的特点,本课题组利用浮选法来分离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主要是寻找和试验合适的浮选药剂并确定其用量,其次是设计并合成新的浮选药剂。2011年本课题组试验了起泡剂松油醇、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捕收剂煤油,抑制剂淀粉对浮选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并合成了2个新化合物。在此基础上,2012年本课题组试验了捕收剂柴油,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碳酸钠,抑制剂聚丙烯酸钠、柠檬酸、草酸以及分散剂、抑制剂的组合使用对浮选实验结果的影响;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化合物。2013年,在前2年的研究基础上,本课题组采用柴油做捕收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作起泡剂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钴酸锂进行了浮选实验研究,考察了分散剂的用量、抑制剂种类及用量对回收率的影响:当矿浆浓度为2.0000 g/40.00 mL,pH为6.00,0.15 mg柴油作捕收剂,0.75 mg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0.75 mg聚丙烯酸钠作抑制剂,0.84 mg MIBC为起泡剂时,电极材料钴酸锂回收率达93%。实验结果表明,用浮选法分离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钴酸锂是可行的。该法具有药品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无污染、耐腐蚀、操作简便,回收率高,且回收产品经进一步纯化后可再次利用等优势,其应用前景广阔。课题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基金资助下,本课题组现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被EI收录3篇,申请并获授权发明专利2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和谐性
高锰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的基础研究
基于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Mn2O4原位制备高效MnO2催化剂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镍钴锰的绿色回收和增值利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