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拟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茫崖拗陷油墩子、油泉子、南翼山、小梁山、开特米里克、黄瓜梁等背斜构造的广泛分布的第三纪岩盐、油田卤水及第四纪盐湖卤水这一共存的水-盐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取样进行多参数分析(包括微量元素和B、Li、H、O同位素等分析),用保存的最原始母液判断该区当时的沉积环境,卤水性质及组成,阐明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盐类沉积的水介质条件,卤水分异演化的方向及阶段,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角度阐明柴达木盆地富矿卤水的水化学特征并追溯K、B、Li等资源元素的物质来源,探讨其富集规律,并建立判断沉积海陆相特征和物质来源的指标和理论,为我国今后长久开展古钾盐和古卤水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现代高精度测试分析技术手段和地球化学理论的基础上,初步评价茫崖拗陷富矿卤水资源K、B、Li等资源,预测成矿远景,因此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的基础理论意义和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取样,参考已有数据资料,选取资源丰富,区域代表性强的柴达木盆地西部茫崖拗陷的小梁山、南翼山、油泉子、开特米里克、油墩子和油砂山等典型构造区石油钻孔的油田卤水为主要研究对象,地表盐湖、晶间卤水为参比,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和硼锂氢氧等同位素数据。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油田卤水的成因、演化和物源信息,并以此为依据结合石油钻孔资料评价其资源开发潜力。这一研究对于丰富同位素示踪、水-岩相互作用等基础理论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同时对保障今后油田卤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且可能创造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通过水化学分析说明油田卤水中K、B、Li资源远超工业开采品位,Br、Sr等也达到工业开采品位,有优越的高品位综合开发利用前景;油田卤水资源元素富集规律表现为平面上以中部南翼山背斜最为富集,向北、向南相对降低,垂向上深部油田卤水比浅层晶间卤水、湖表卤水资源元素相对更为富集;油田卤水的化学演化主要受控于水-岩反应、深部水的混合以及蒸发浓缩和岩盐的溶解作用,这些作用对卤水分异演化、富集成矿提供了良好的地球化学条件。结合前人已有成果并综合对比分析 本次所采柴西油田卤水元素与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田卤水的成因演化模式-柴西第三系油田卤水为大气降水沿深大断裂下渗,并经深部地幔热作用同时接受了一定的深源地热水的掺杂上涌补给形成,形成过程中淋滤了老地层中的岩盐和碳酸盐等盐类矿物,发生了阳离子交替吸附和强烈的水—岩反应,如白云石化、白云岩倒退溶解、白云石交代方解石以及方解石、天青石、石膏溶解等,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了硫酸盐的还原,从而导致硫酸镁型向深成氯化钙型油田卤水演化的变质作用,最终形成了现今第三系地层中的富矿深成氯化钙型油田卤水。. 根据油田卤水的成因类型推断,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卤水储量可观,补给源充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和对青海省石油管理局历年的资料整理,本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田卤水资源进行了资源远景评价,并划分出了4个钾硼锂成矿远景区和1个钾硼锂资源的富集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柴达木盆地深层地下卤水战略性资源成盐元素富集模式研究
济阳坳陷卤水地质地球化学及金属成矿作用研究
柴达木盆地盐湖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和富集规律研究
塔里木盆地库车拗陷喜山期构造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