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今年5月17日生效,开展POPs相关的研究工作对履约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Organic Geochemistry》首次报道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应用于环境样品中PCBs的来源分析,发展该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新起点。.基于该两个研究背景,本项目以环渤海地区严重污染问题作为切入点,选取渤海湾作为本研究的典型区域,引入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建立"新型"POPs-PBDEs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通过科学布点(近岸到离岸20个点)、采样(4次采样)、测定不同介质(水、沉积物和鱼体等)和污染源样品中PBDEs含量与PBDEs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PBDEs的空间扩散过程、不同介质间分配规律、不同采样季节的变化特征等,探讨该区域PBDEs的污染来源、归宿及其迁移转化机制,为有效控制POPs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单体稳定碳同位素分析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的转化机理
多溴联苯醚碳溴键界面光化学还原断裂机理
点源污染中多溴联苯醚的迁移转化规律与来源判别
多溴联苯醚、多氯联苯在典型污染地区的大气-植物交换及来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