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S是临床最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临床尚缺乏单一、完全有效的药物。中医药具有副作用小、整体调节、多靶点作用等优势,对IBS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不明,因此探讨临床疗效显著的中药复方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对开发治疗IBS的中药制剂及丰富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采用放射免疫法、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IBS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下丘脑、蓝斑CRH水平,肠道粘膜CRHmRNA表达水平、肠道粘膜肥大细胞C-FOS基因表达及肥大细胞计数,CRH-R1mRNA表达水平,探讨IBS内脏高敏感性大鼠脑肠轴CRH通路异常表达,观察以心胃相关理论组方具有疏肝健脾、安神和胃作用的中药康泰复方对CRH通路的干预作用,揭示该复方治疗IBS的深层次作用机理及作用靶点,明确心胃相关理论治疗IBS的现代生物学基础。
本研究采用腹部回缩反射检测、实时免疫荧光法、免疫组化法以及放射免疫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进行检测,首次发现根据“心胃相关”理论组方而成的,具有疏肝健脾、安神和胃的中药康泰复方:(1) 模型组大鼠内脏高敏感性明显增高,而中药康泰复方中、高剂量治疗组已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2) 大鼠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肠黏膜CRH及CRH-R1mRNA的表达阈值升高(P<0.05 );康泰复方低、中、高治疗组肠黏膜CRH及CRH-R1mRNA的表达阈值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中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但CRH表达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RH-R1mRNA表达阈值则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与正常组、西药组相比较,中药各剂量组肠黏膜CRH及CRH-R1mRNA的表达阈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大鼠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下丘脑、脑干CRH含量明显升高(P<0.05 );中药各治疗组、西药组下丘脑、脑干CRH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降低,其中中药高、中剂量组与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4) 模型组大鼠结肠远端肥大细胞c-fos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 );中药各治疗组、西药组大鼠结肠远端肥大细胞c-fos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 ),并且中药用药剂量与鼠结肠远端肥大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趋势。结果提示中药康泰复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机制与影响脑-肠轴CRH通路有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疏肝健脾止泻法对IBS-D“脑-肠轴异常”的调控机制研究
银莱汤干预脑肠轴作用靶点的研究
基于脑-肠-菌群轴建立IBS-D大鼠模型及疏肝健脾法作用机制研究
IBS模型大鼠“脑-肠-菌轴”病理特征及痛泻要方疗效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