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前期研究证实,提取物AMH有很强的防治肿瘤作用。它能完全抑制常见致癌物的致突变作用;能显著性抑制苯并(a)芘、二乙基亚硝胺和AOM诱发动物胃癌、肝癌和结肠癌;特别在对人正常乳腺细胞基本无细胞毒作用剂量下能选择性完全杀灭人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株。该提取物已被我在美国极大地提纯。本研究将在前期发现的基础上,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裸鼠体内抗肿瘤实验,进一步研究AMH对人类肿瘤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并观察其对临床抗癌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研究中将采用Western Blot和FCM等实验技术,从分子、基因和细胞水平观察其对癌细胞信号通道、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靶点和干预环节。该课题将阻止美国的剽窃,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下一步抗癌新药开发及肿瘤综合治疗提供科研基础,为抗癌药物机制研究、新药合成和筛选、癌症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线索,对癌症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对植物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梯度萃取结合体外、体内抗癌活性检测,得到了具有抗癌作用的提取物AMH-D。通过柱层析、重结晶等分离技术,结合抗癌活性追踪,得到了本研究的活性组分样品AMH-L及一些具有活性的化合物。通过质谱、核磁等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体内体外抗癌作用的新化合物D6B2。我们从体外对人类常见癌细胞株、体内对移植性动物肿瘤、裸鼠体内对移植性人类肿瘤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抗肿瘤作用研究。体外抗癌试验研究了AMH-L对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CF-7、肺癌细胞株A-549、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宫颈癌细胞株Hela、胃癌细胞株SGC-7901、肝癌细胞株QGY-7703等常见癌症的体外抗癌作用。AMH-L具有广谱抗癌作用,对人类许多癌症具有强体外抗癌作用;不同癌细胞株的敏感性有差异,强度顺序依次为HCT-116、A-549、QGY-7703、Hela、SGC-7901、MCF-7。我们还比较了对人类正常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化合物D6B2具有较强的选择性体外抗癌作用,其强度依次为:QGY-7703、MCF-7、A-549、HCT-116。AMH-L与临床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具有体外联合抗癌作用,AMH-L与5-Fu的联合作用显著性强于与DDP的联合作用。AMH-L的抗癌效果具有细胞密度依赖性。AMH-L对动物移植性小鼠S-180肉瘤、肝癌H-22、肺癌3ll和人类大细胞肺癌H-460的体内抗癌作用研究证实,AMH-L体内能显著性抑制小鼠S-180、H22、3ll和人类肺癌H-460的生长;S-180的抑制率为50.6%、 H22为59.11%、3ll为42.02%、H-460的抑制率为49.39%; AMH-L的体内抗癌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AMH-L与环磷酰胺具有很强的体内协同抗癌作用。新化合物D6B2在剂量为30mg/kg时对H-460的抑制率为43.51%。研究表明,真菌植物提取物AMH具有很强的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存在很好的剂量反应关系。课题负责人目前正在香港科技大学进行抗癌作用评价与机制研究。本课题已在国内发表论文3篇、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1篇,即将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项,已递交国际SCI期刊论文2篇,培养研究生4名、本科生10名。与多个国际抗癌研究机构建立了研究联系或研究合作平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新型抗耐药真菌化合物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研究
天然产物Glaucocalyxin H 的抗肿瘤作用靶点确证及分子机制研究
真菌作用HIV-1整合酶靶点的活性成分研究
昆布提取物J201抗肺纤维化作用靶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