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极化正电子源的理论与模拟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U1832169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4.00
负责人:罗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伟伟,韩坤霖,胡楠,石煌超,蔡袁琦
关键词:
极化度等离子体尾场加速正电子伽玛光
结项摘要

The next generation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s need polarized positron sources with high performance-cost ratio. Among the three main methods, use circular-polarized gamma rays from helical undulators can achieve the highest yield, but need giant linacs and thus will be extremely expensive. Compton backscattering or direct bombardment method are cheaper, but in China, there is no practical facility yet. On the other hand, polarized positron annihilation spectroscopy plays a unique role in solid state physics and material science, but the traditional positron sources based on radioisotope have achieved their performance bottleneck.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 performance polarized positron source based on accelerators is then imperative. A cascaded HTR PWFA plasma cell will be used as a super energy and brightness booster for the super tau-charm factory 3.5GeV linac, so a helical undulator can be installed and generate circular-polarized gamma rays. The feasibility of a Compton backscattering gamma ray source and polarized positron source based on HALS 2.0GeV storage ring will b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not only provide core technologies for future colliders, but also boost the capability of our big science facilities and develop new equipmen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当前热点的下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究与建设需要高性价比的极化正电子源,现有三种主要方法中,产额最高的螺旋波荡器驱动圆偏振γ光打靶法需要建设巨型直线加速器,成本极高,康普顿背散射或直接法在我国也暂无实际装置;另一方面,极化正电子湮没谱学在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中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所使用的基于放射源的传统正电子源品质已达到瓶颈。因此,发展基于加速器的高性能极化正电子源技术势在必行。本项目首先为未来超级tau-charm粒子工厂的3.5GeV直线加速器引入级联HTR等离子体Cell增能器,使得较低能量的束流也可以驱动螺旋波荡器获得圆偏振γ光;其次讨论依托未来合肥先进光源HALS建设高亮度康普顿背散射γ光源、进而获得极化正电子源的可行性。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未来对撞机提供核心的技术储备,而且有望进一步发掘大科学装置潜力、提供科学研究的新装备。

项目摘要

正电子湮没谱学在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中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但所使用的基于放射源的传统正电子源品质已达到瓶颈;另一方面,当前热点的下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同样需要高性价比的正电子源特别是极化正电子源。因此,发展基于加速器的高性能正电子源、并探索极化正电子源的技术势在必行。现有主要方法中,正电子产额和极化传递效率最高的螺旋波荡器驱动γ光打靶需要超高能量的驱动电子束,成本极高;康普顿背散射法的产额较低;直接电子束打靶法要获得高产额同样需要较高能量,而且国内没有产生极化源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项目首先探索了基于多级中空等离子体腔提高打靶电子束能量、从而提高正电子产额并优化能谱的理论;研究了正电子打靶的过程,设计了往复运动的水冷方式,比ILC的冷却方案热传导效率更高,自主设计了基于MATLAB的PIC-MCC程序,对电子束打靶的晶格损伤再结晶等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打靶热效应对正电子产额的影响;最后讨论了依托未来合肥先进光源HALF建设高亮度康普顿背散射γ光源、进而获得极化正电子源的可行性。项目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为未来对撞机提供核心的技术储备,而且有望进一步发掘大科学装置潜力、提供科学研究的新装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4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5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DOI:10.11999/JEIT210095
发表时间:2021

罗箐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005106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7517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9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自汇聚场发射电子源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研究

批准号:6090700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李春
学科分类:F05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超短超强激光与靶相互作用的正电子源研究

批准号:1117425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谷渝秋
学科分类:A2204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型极化掺杂电流阻挡层GaN VHFET耐压理论与新结构

批准号:61376078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杜江锋
学科分类:F040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国际直线对撞机正电子源的设计研究

批准号:10575115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裴国玺
学科分类:A2801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