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晚全新世大河三角洲环境演化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特别是对气候环境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开展深入研究,是当前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本项目将从长江三角洲地区选择一批高质量的浅地层剖面和3-4个沉积岩芯,开展AMS C-14测年、沉积物粒度、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微体古生物等多学科的分析,在年至百年时间尺度上,系统提取近几千年来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信息,着重在距今4000年、1000年和200年三个时间面的变化,重建气候环境演变的自然过程,揭示全球性和区域性短期气候环境事件,并探讨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将气候环境变化的现代过程(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丰富的考古资料和历史观测记录)与过去的地质记录进行直接的对比,识别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环境变化引起的叠加效应,为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页岩力学性质和渗流规律
近60年来流域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影响机制剖析
近一百年来人类活动对鸭绿江下游河床演变的影响研究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下干旱地区湖泊-博斯腾湖近200年来生态环境长期演化机制的研究
青海省三十年来湖泊演化特征及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