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1株IBDV超强毒株的完整基因组cDNA克隆到合适的质粒中,采用定位突变技术,单独或同苯獻BDVVP2上的某些碱基突变,从而使其对应的氨其酸产生突变。将空变的IBDV的A和B片断在体外转录为RNA后,转染CEF或Vero细胞获得致弱的IBDV。该研究能直接证明哪些特殊的氨基酸位点与IBDV毒力有关,并可望获得1株针对超强毒株的IBDV疫苗株。.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改变的分子基础研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细胞嗜性及致病性变异的分子基础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中国毒株抗原变异的分子基础
伪狂犬病病毒变异株神经毒力增强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