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子基因组的四倍体起源及其进化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714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8.00
负责人:陈明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博,刘铁燕,石金锋,田鹏,刘阳,孙艳玲
关键词:
进化基因重复植物功能基因组基因家族
结项摘要

The grass family is an ideal system for plant comparative genomics and genome evolution studies. The broomcor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is an important crop of the grass family. Archaeological evidences suggested that broomcorn millet was domesticated 10,000 years ago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a of Northern China, therefore, among the first domesticated crops. It has the shortest growing season of any cereal and an exceptionally low water requirement. In this proposal, we propose to generate a high-quality chromosome-scale reference genome sequence for P. miliaceum using single-molecular real-time sequencing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physical, genetic and cytogenetic maps. Our study will be focused on the tetraploid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broomcorn millet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genome sequence itself and with other close relatives in the genus Panicum and other cereal species, such as foxtail millet, rice and etc. This proposal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on the domestication history, gene discovery and crop improvement of broomcorn millet.

禾本科是开展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基因组进化研究的理想系统。黍子(Panicum miliaceum)是禾本科重要的农作物。考古研究表明,黍子是起源于我国北方黄河流域、最早被人类驯化的作物之一。黍子也是农作物中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成熟期最短的作物之一。本项目我们将利用单分子测序技术,结合光学图谱、BAC文库构建和BAC末端测序、遗传作图和细胞遗传学等手段,构建黍子的全基因组精细序列图谱。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与黍属近缘种以及与谷子、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比较基因组学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揭示黍子基因组的四倍体起源与进化,并为黍子的栽培起源和人工驯化研究、功能基因的发掘以及育种改良打下坚实的基因组学基础。

项目摘要

黍稷是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黍稷是一个异源四倍体。我们利用PacBio SMRT测序等多种技术从头组装了黍子栽培品种“晋黍7号”的染色体级别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序列图谱。在祖先种未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两个亚基因组进行了比较进化分析,成功地将异源四倍体黍子的两套亚基因组进行了区分。我们发现:1)黍子两个亚基因组的大小存在100Mb的差异,我们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2)两个亚基因组的分歧时间估计发生在490万年前,而异源四倍体的形成时间估计发生在50万年前;3)黍子两套亚基因组间同源基因的表达不存在明显的亚基因组偏好性;4)黍子亚基因组间的同源基因进化速率相似,但均快于二倍体近缘种P. hallii,进而佐证了多倍体的形成可能会使基因的进化速率加快;5)两套亚基因组中基因丢失在数量上是不均衡的,基因丢失的方式在两个亚基因组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亚基因组中转座子的含量和类型不同有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

陈明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57130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123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674239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00103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371284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770143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47703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974026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80148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棉属异源四倍体物种形成及基因组进化研究

批准号:3117159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吴玉香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水稻基因组的多倍体起源以及重复基因的进化

批准号:3077014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陈明生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糜子起源与进化研究

批准号:3190018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雷廷
学科分类:C02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异源四倍体棉花部分同源BAC的发掘及基因组进化研究

批准号:3070051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凯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