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型有机共轭小分子界面材料的合成及光伏性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0322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张文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晓冬,刘小辉,吴玉雷,张曲
关键词:
有机半导体结构与性质界面材料离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结项摘要

Conjugated polyelectrolytes (CPEs) are widely used in photovoltaic devices as solution-processable interfacial material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due to the solubility in polar solvents, The research of CPEs in interfacial materials is currently focused on the modification of work function of electrode and morphology of photoactive layer. However, the basic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such as conjugated backbone and pendant ion, to the cathode and anode interfacial materials are not clear, which should be first clarified in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effective interfacial materials. Due to the well-defined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convenient modification of ionic conjugated organic molecules, this project plans to synthesize a series of ionic conjugated organic molecules, systematically modify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clarify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structures an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corresponding devices.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we are going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ionic conjugated molecules in an A-B-A structural style, research the effect of conjugated unit with various electrical properties (from electron-rich thiophene to electron-deficient 2,1,3-benzothiadiazole) and ionic types (cationic quaternary ammonium, zwitterion and anionic sulfonate ) to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properties and device parameters, find out highly efficient cathode and anode interfacial materials and pave the way to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various solution-processable interfacial materi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

共轭聚电解质易溶于极性溶剂,可通过溶液法制备多层器件,改善光伏器件界面性能和提高效率,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共轭聚电解质界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电极功函以及活性层形貌上,对于什么结构的材料(共轭主链和离子类型)能够起到阴极或阳极界面修饰作用则不甚清楚,而这是设计合成新的高效界面材料所必须首先澄清的。本项目拟设计合成一系列离子型有机共轭小分子,利用其结构确定、易于修饰等特点,系统调节材料化学结构,阐明分子化学结构与材料界面修饰性能之间的内在规律。围绕目标拟设计合成具有A-B-A三段式结构的离子型有机共轭小分子,研究分子不同电学性质共轭单元(富电子噻吩到缺电子苯并噻二唑)和离子部分离子类型(阳离子季铵盐、两性离子和阴离子磺酸盐)对材料界面修饰性能和器件参数的调控规律,筛选出高效的阴极和阳极界面修饰材料,为设计合成丰富的高效可溶液加工的界面修饰材料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指导。

项目摘要

离子型有机界面材料具有良好的器件界面修饰功能,是目前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小分子材料合成纯化工艺简单,结构确定,聚合物材料成膜性好,本项目先后设计合成了小分子和聚合物离子型界面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化学结构、成膜性以及器件结构与离子材料界面修饰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我们发现由于非共轭小分子离子材料较差的膜形貌,其倒置结构器件效率较差,但通过引入PEG改善界面层膜形貌同时得到了高效率的正型和倒置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系统研究了EDTA界面材料中离子类型与数量对器件受外加电场影响的调控规律,发现氢离子的移动是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设计合成了与活性层给体材料有相同共轭主链的低能系聚电解质,发现相同的共轭主链保证了界面材料良好的成膜性和界面修饰性能,侧链离子对于材料的迁移率和能级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拓宽了两性离子界面材料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范围,发现羧基两性离子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也有很好的阴极界面修饰作用,并进一步研究了羧基衍生物在钙钛矿中的界面修饰作用,得到了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发表影响因子大于3的SCI论文9篇,两性离子界面材料在倒置器件中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Shen-Ming Chen、Yang Yang)的认可。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拓宽了人们对有机离子界面材料种类的认识,深入阐明了界面材料结构、形貌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人们设计合成新的高效有机界面材料和对材料结构与器件性能的深入理解。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张文俊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9771010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60121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87527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571121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共轭大π平面稠环噻吩为核的线型和星型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批准号:5157315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煜
学科分类:E0309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窄带隙D-A交替型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2157217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楚罗
学科分类:B0503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型有机小分子电子给体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2110201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艳芹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有机光伏受体材料苯二酰亚胺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批准号:61306020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罗春花
学科分类:F04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