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风尘黄土与大气粉尘物源识别对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0224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钱鹏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韩宇捷,董艳,宋寿鹏
关键词:
大气粉尘风尘黄土长江三角洲物质来源对比
结项摘要

Loess in East China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loess.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study its formation, age, and implications for 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However, evidences from loess and paleosoil composition cannot give a unique solution to the source ascription of loess in East China, largely due to the intensitive secondary alteration on loess materials. Two views on the loess source are emerged: far-source and proximal-source.With the progress on study of Asian dus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potential source regions, indicator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trace the source regions of airborne dust. This new perspective, in combination with studies on loess, may provide an approach to solve the debatable views on loess sources in East China..In this study, eolian loess, airborne dust of Changjiang river delta and the potential source materials will be characterized by properties of mineralogy, granulometry and geochemistry to indentify the possible source indicators and to constrain the provenance of the East China eolian loess.The expected results may contribute to an understanding of loess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n East China, enviromental change i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during glacial period,and changes in paleo-atmospheric circulation.

中国东部风尘黄土是中国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因、年代及古环境意义已有较多深入研究。但因其次生改造强烈,仅从黄土、古土壤角度分析物源存在不确定性,出现了"远源"和"近源"的不同看法。随着大气粉尘输送路径及物源研究的日益成熟,将风尘黄土和大气粉尘物源示踪研究结合,探索可靠的物源识别指标,是解决东部黄土物质来源问题的途径之一。本课题以长江三角洲风尘黄土、大气粉尘及潜在源区物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球化学、矿物学、粒度等研究手段,分别探索风尘黄土、大气粉尘的物源识别指标,并运用"将今论古"的方法,将二者的识别指标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中国东部风尘黄土物源识别指标及其物质来源。该研究成果对揭示中国东部黄土的形成和演化,探索冰期时期干旱-半干旱区环境格局的变动、古大气环流形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对于长江三角洲风尘堆积的物质来源问题,一直存在着“远源”、“近源”的不同观点。本课题通过对比分析沙尘暴沙尘和风尘黄土理化特征,探索长江三角洲风尘黄土物质来源,这是一个新的视角和尝试。以长江三角洲大气粉尘和风尘黄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二者的地球化学、磁学、矿物学等特征,探讨长江三角洲风尘黄土物质来源识别指标及物质来源。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沙尘暴期间粉尘地球化学、磁学、矿物组成等特征均表现出与风尘黄土相似的特征,揭示出沙尘暴沙尘与黄土物源具较好的相似性。磁学参数Xlf、主量元素组成(如Mg/Al比值)及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等可能是沙尘暴沙尘及黄土物源示踪的良好方法和指标。该项研究能为探索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中国东部风尘堆积的物质来源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撑,对于长江三角洲和中国东部古环境演变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2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风筒悬挂位置的数值模拟

DOI:
发表时间:2018
3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4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变化特征

DOI:10.13866/j.azr.2022.02.13
发表时间:2022
5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20030103
发表时间:2021

钱鹏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67100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904070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江三角洲东延区域风尘黄土次生作用及古环境信息研究

批准号:4187101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郑祥民
学科分类:D01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亚洲粉尘源区大气碳气溶胶的理化特征及其源解析

批准号:40205018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曹军骥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东亚季风与非季风区冰期间冰期黄土大气沉积动力环境与粉尘气候效应

批准号:4117215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秦小光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风成石英的来源变化:从粉尘源区到沉降区的对比研究

批准号:4107227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孙有斌
学科分类:D0705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