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识别和预防阿司匹林抵抗(AR),是减少冠脉血栓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抗血小板治疗的关键位点基因多态性是AR可能的早期识别标志物。本研究选择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关键位点环氧化酶-1(COX-1)的rs3842788、rs5787和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的rs5911基因多态性为切入点,采用Taqman探针技术检测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AR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抗AR疗效与rs3842788、rs5787 、rs591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阐释活血化瘀中药抗AR抗血小板作用的部分遗传学机制。这对早期识别和中西医结合防治AR,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如何早期识别和预防阿司匹林抵抗(AR),是减少冠脉血栓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抗血小板治疗的关键位点基因多态性是AR可能的早期识别标志物。本研究选择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关键位点环氧化酶-1(COX-1)的rs3842788、rs5787和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GPIIb-IIIa)的rs5911基因多态性为切入点,采用Taqman探针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其基因多态性与AR的相关性。本研究发现中国汉族人群中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半抵抗发生率为24.6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5911含有C等位基因者、rs3842788含有A等位基因者、血瘀证是发生阿司匹林抵抗或半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险性分别为相对应基因未突变患者和非血瘀证患者的4.5倍,8.3倍和10.2倍。血府逐瘀口服液通过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发挥改善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而血府逐瘀口服液对血瘀证的改善作用与rs5911基因多态位点有关。这对早期识别和中西医结合防治AR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COX-1基因5'侧翼序列多态性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和阿司匹林抵抗关系的研究
冠心病血瘀证与ApoE、FⅦ、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脑血栓形成患者环氧化酶-1基因多态性及其在阿司匹林抵抗中的作用
PAF-AH、PAFR基因多态性与血小板活化及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