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氮沉降对紫色土农田N2O排放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132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宋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琛,董志新,王艳强,谭秋霞
关键词:
氮沉降温室气体川中丘陵区氮淋溶生产力
结项摘要

Estimating nitrous oxide (N2O) fluxes emitted from cropland ecosystem, which was the main emission source, was significant for making global greenhouse gases (GHG) inventory and GHG reduction measures. But the evaluated N2O fluxes had a large uncertainty due to the lack of enough experimental data. On account of the serious ammonia volatilization in the purple soil area, large amount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N) deposition had been occurred, while few studies had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its ecological effect in this area. This research aims to quantify N2O indirect emission factor and emission fluxes caused by different simulated N deposition rates in the maize-wheat rotation system. And furth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N deposition on purple soil agricultural ecosyst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sponses of biomass production and N leaching to increased N deposition rates. This study will play a key role in estimating N2O indirect emission inventory of cropland ecosystem, and provide fundamental database to analyze the response of cropland ecosystem to increased N deposi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hange.

农田生态系统是氧化亚氮 (N2O) 的主要排放源,因此准确估算农田N2O排放通量对于制定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合理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N2O间接排放量由于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在估算排放通量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紫色土地区农田氨挥发导致的氮沉降量较高,但是氮沉降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不足。为此,本研究在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中选择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不同的大气氮沉降水平,确定由大气氮沉降引发的N2O间接排放系数和排放通量,同时定量分析生产力和土壤氮素淋溶对不同大气氮沉降水平的响应,以初步评价大气氮沉降对紫色土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项目的实施将对合理估计区域农田N2O间接排放清单,以及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预测农田生态系统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项目摘要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目前的氮沉降热点地区之一,其沉降通量及生态效应的研究非常有限。本项目较系统地研究了紫色土地区大气氮素干湿沉降及其陆地生态效应,主要包括5个方面。(1) 通过连续的氮沉降监测,总结得出四川盆地大气氮沉降总量在城市、城郊和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为54.5、51.0和25.2 kg N ha-1 yr-1, 干沉降约占总沉降量的40-51%,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模拟不同的氮沉降水平发现,氮添加水平为3 kg ha-1 yr-1时,森林土壤N2O和NO排放通量不会显著增加,但是在高量氮素处理的情况下 (30 kg N ha-1 yr-1),N2O和NO排放通量均会显著增加,约为对照的2.5倍。同时,在森林土壤中N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N2O排放通量,前者约为后者的3-5倍。但是,在农田土壤中NO排放通量显著低于N2O。(3) 在相同的氮素水平,不同的肥料类型(NH4NO3,Urea,Argo)条件下,农田N2O和NO排放表现出显著差异,N2O和NO的累计排放量比例分别为22、25和18。Urea处理中N2O和NO的排放通量显著高于NH4NO3 和Argo,因此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应避免使用Urea。(4) 高量降水后,农田和森林土壤的NO排放通量要显著高于N2O,前者约为后者的3.2-3.6倍,而在目前的观测中一般仅观测N2O而忽视了NO,因此N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应在以后的观测中加以重视。(5) 通过模拟不同的氮添加水平发现,农田坡地降水产流系数为30%,硝态氮和有机氮的年均淋溶通量分别在1.8-42.6 kg N ha-1和0.4-9.8 kg N ha-1范围内,硝态氮和有机氮总氮素淋溶量的贡献率分别为76%和16%,氮素淋溶系数平均为14%。本项目研究结果对于系统评价紫色土农田和森林土壤对大气氮沉降的相应提供了理论支撑,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2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3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甘肃省粗颗粒盐渍土易溶盐含量、电导率与粒径的相关性分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1.04.004
发表时间:2021
4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275
发表时间:2022
5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DOI:10.5846/stxb201907071429
发表时间:2021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不同人为干预程度对大气氮沉降农田输入的影响

批准号:2057706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刘学军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大气氮沉降对华南典型森林土壤氮排放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40645024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王雪梅
学科分类:D050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天山高寒草原N2O排放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批准号:4100500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凯辉
学科分类:D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氮沉降对新生滨海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规律

批准号:4120511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谢宝华
学科分类:D05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