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横断山区农田鼠蚤生物多样性宏域空间分布格局与鼠疫关系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8602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龚正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
批准年份:2008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09-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冯锡光,段兴德,张丽云,马海滨,高子厚,袁庆虹
关键词:
空间分布格局鼠疫云南横断山农耕区鼠蚤生物多样性
结项摘要

该项目拟以云南横断山区不同地理气候带农耕区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空间范围和尺度,应用群落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对不同气候环境梯度农耕区和各类型家、野鼠鼠疫源地进行鼠、蚤群落和物种多样性宏域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鼠疫关系的定量研究,探索和发现我国西南山地农田鼠、蚤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的规律和特征,探讨和揭示它们与家、野鼠鼠疫长期保存与流行机制的关系以及重要地理环境因素对它们的影响等群落生态学问题。云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的一个独特的地理区域,为动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地区及核心地带,广泛存在着家、野鼠鼠疫等重要疾病,是多种少数民族杂居,经济十分落后的偏远地区。此研究不仅对当地农田鼠害状况、各类型鼠疫疫源地及其宿主、媒介和病原多样性的宏域空间分布格局作一次全面地研究,并对相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山地生物多样性理论的验证和发展,多样性保护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项目摘要

1、摘要 云南西部山地广泛存在家鼠型鼠疫疫源地和野鼠型鼠疫疫源地。其中,以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鼠疫疫源地主要分布于滇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和滇南的部分地区;以齐氏姬鼠(含大绒鼠)为主要宿主的野鼠型鼠疫疫源地主要局限于滇西北横断山中部的地带。本项目以云南横断山区不同地理气候带农耕区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空间范围和尺度,应用群落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对不同气候环境梯度农耕区和各类型家、野鼠鼠疫源地进行鼠、蚤群落和物种多样性宏域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鼠疫关系的定量研究,结果: (1)通过云南野鼠鼠疫疫源地(剑川、兰坪、鹤庆3县)农耕区小型兽类(鼠类)、蚤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发现,野鼠鼠疫疫源地农耕区鼠、蚤类多样性沿海拔或温层的分布均呈单峰分布格局,多样性的高峰位于中海拔(约2,000-2,900m)梯度带。研究认为,在此区域内宿主及其寄生蚤的高多样性对鼠疫疫源地的长期保存、降低疾病流行的成因、条件和机制有利;(2)以滇西家鼠鼠疫疫源地耿马、临沧、陇川、龙陵、盈江、梁河、腾冲和云龙八县农耕区为调查研究的空间范围,对小型兽类及寄生蚤类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与家鼠鼠疫和环境因素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型兽类密度、蚤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生态优势度与人间鼠疫显著相关。在蚤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高的区域,人间鼠疫发病率较低;反之,在蚤类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低而生态优势度高的区域,人间鼠疫发病率则高。说明宿主动物密度及寄生蚤类多样性的高或低,与当地鼠疫的发生与否存在着重要关系。此外,本项目还完成了“云南横断山农耕区小兽和蚤类多样性、物种多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云南横断山区小型兽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特征”、“云南横断山区小兽与蚤类的物种与属、科丰富度之间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特征”、“云南横断山农耕区小兽和蚤类多样性、物种多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系”、“中国蚤类物种与属、科丰富度的关系”、“中国哺乳类动物和寄生蚤类的丰富度关系及其协同变化趋势”、“横断山区小型兽类与莱姆病、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流行性出血热” 等疾病关系及其病原基因序列分析等内容的研究工作。 迄今,已完成论文共17篇(其中,在国内外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1篇(含2篇SCI收录论文),5篇研究生毕业论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龚正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660010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6012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云南横断山区蚊类物种多样性大尺度空间分布格局与蚊媒疾病关系的研究

批准号:3066016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周红宁
学科分类:H30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云南横断山区蚤类区系的研究

批准号:39660010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龚正达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云南横断山区蜱媒自然疫源性疾病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批准号:8136041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杜春红
学科分类:H3013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蚤类群落生物学研究

批准号:39660074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郭宪国
学科分类:H2205
资助金额:7.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