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除了多种危险因素如血压、胆固醇水平、吸烟、高龄、饮酒、高血糖、高盐饮食等以外,遗传因素对脑血管病的发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重点项目(MDX2008038)、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09MS0904)项目资助下对内蒙古地区进行脑卒中的普查研究,发现蒙古族脑卒中发病率高、家族聚集现象明显等特点。现已收集到十几个家系,近千人的样本和一千多例散在病例。本项课题以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连锁分析方法,对脑卒中的易感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的同时PCR-SSCP/PCR-RFLP技术结合DNA测序完成心房利钠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凝血因子、载脂蛋白等多种基因与蒙古族脑卒中发病的关系。这对脑血管病的病因研究以及不同民族之间基因多态性研究等方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该项目采用遗传流行病学方法,系统调查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脑卒中发病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收集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样本近1000例,对其进行体检和生化与免疫指标的检测同时进行基因研究工作。具体:. 一、主要研究工作. 1、通过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方法,对散在病例分离鉴定了蒙古族缺血性脑卒中的易感基因多态性。主要完成神经损伤诱导蛋白2(Ninjurin2,NINJ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istone deacetylase 9 ,HDAC9),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tin C,Cyst C)、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等基因的多态性研究。结果发现蒙古族群体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NINJ2和HDAC9基因等存在遗传多态性,差异显著。此结果目前正在撰写论文阶段。. 2、通过连锁分析方法,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蒙古族一大家系2名主要患者以及一名正常成员进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工作。此结果正在整理和分析中。. 3、蒙古族遗传病基因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遗传标记物(SNPs)差异客观存在,这对我们的复杂疾病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从而本团队2012年开始参加和推进了蒙古族人基因组计划项目。这对我们的进一步研究不同民族的遗传多态性奠定了基础。.二、研究成果和团队建设. 1、成果:标注该项目的已发表核心期刊文章3篇,接受1篇核心期刊文章。投出去1篇SCI文章,正在整理和编写1篇SCI文章。除此之外,申报发明专利1篇。. 2、团队建设:本课题组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基因组与人类遗传学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内蒙古地区一流的“复杂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该团队目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4名,硕士学位3名,学士3名。三年内培养研究生2名,完成本科毕业论文10人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易感性的家系研究
基于家系队列的缺血性脑卒中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
基于人群和家系复合设计的缺血性脑卒中遗传流行病学交互作用研究
缺血性脑卒中与糖、脂代谢异常的遗传流行病学家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