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本植物具有生物量大、根系发达,不与食物链相连等生物学特点,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本项目拟选Cd作为胁迫因子,杨树作为模式树种,以现代生物技术为研究手段,开展《镉胁迫对杨树亚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及抗性机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ICP分析杨树不同器官中Cd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规律;电镜观察Cd胁迫对杨树根、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细胞化学方法定位金属结合蛋白在亚细胞结构中的分布及含量;生理生化方法测定Cd胁迫对杨树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通过研究,掌握Cd离子在杨树不同器官中分布规律;建立忍耐Cd毒害的亚细胞形态学特征;阐述金属结合蛋白质在Cd脱毒中的重要作用;探讨Cd胁迫下杨树体内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木本植物对重金属毒害的抗性机理,开展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论文形式发表研究成果,总计发表3-4篇SCI收录论文。
选用Cd作为胁迫因子,四种速生杨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镉胁迫对杨树亚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及抗性机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 高浓度Cd对四种速生杨生长均有抑制作用。2. Cd在四种速生杨不同器官中均有富集,根是Cd积累的主要器官。Cd胁迫抑制了四种杨树植株对Mn、Fe、Zn的吸收、代谢和利用,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3. Cd对杨树根和叶片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影响,阐明了细胞结构的损伤与重金属浓度的关系。4. 证实了Cd以高电子密度颗粒的形式主要定位在液泡和细胞壁中。5. Cd胁迫能够诱导高尔基体、内质网合成和分泌大量与重金属脱毒相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螯合细胞内游离的Cd离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Cd对细胞的毒害。电镜细胞化学证明这些蛋白质定位在细胞壁、细胞质膜及囊泡膜上。高浓度Cd对细胞的伤害超出了其防御能力,导致细胞结构严重受损,最终细胞死亡。6. 细胞内保护酶能够清除Cd诱导产生的大量自由基,缓解Cd对杨树植株幼苗的毒害,它们的活性与重金属浓度和Cd胁迫时间有关,成为其抵抗Cd胁迫的防御机制之一。7. Cd胁迫能够明显抑制植物体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的含量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8. Cd胁迫导致四种杨树无性系植株叶片的PS 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 II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 II)、(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现下降趋势,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则呈现上升趋势。本项研究成果为揭示木本植物对重金属毒害的抗性机理,开展木本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论文形式发表研究成果,计划发表3-4篇SCI收录论文,现已完成12篇研究论文(其中SCI收录7篇,5篇正在审稿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杨树耐涝分子生理机理及抗性基因鉴定
镉的亚细胞再分配差异调控油菜镉毒抗性的分子生理机制
硅对盐胁迫下大麦质膜透性影响的细胞生理与生化机制
砷镉复合污染条件下硫对小麦砷镉积累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