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自燃临界温度的特性及形成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00410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仲晓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书建,王雁鸣,戚绪尧,张玉涛,许涛,尹晓丹,张祎,辛海会
关键词:
煤自燃氧化动力学产生机理临界温度
结项摘要

煤自燃的临界温度是煤低温氧化向快速氧化转变的特征点,是认识和评价煤自燃特性的关键参数,也是煤炭自燃灾害防治中的关键阶段。针对现有的单参数测试手段与研究方法的不足,本项目创新地采用原位技术实时在线测试临界温度段(50~130℃)的气体产物、耗氧量、产热量、官能团与自由基浓度等参数随氧化时间与温度的变化,研究该阶段煤自燃的产热产物动力学模型,官能团与自由基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临界温度的关键因素等;结合量子化学软件对不同煤种不同活性官能团反应过程的计算模拟,综合分析各测试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导煤临界温度段不同官能团的氧化反应步骤及各反应步骤的产物和产热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煤自燃临界温度变化前后的氧化动力学反应模型,揭示煤自燃临界温度的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煤自燃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对指导煤炭自燃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采用绝热氧化和程序升温实验,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自燃过程中的温升速率与氧化产物随温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氧化产物的煤自燃临界温度计算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程序升温氧化产物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分析了煤样粒径、含水量对自燃临界温度的影响;测试分析了不同煤样临界温度前后官能团与自由基浓度随反应温度的变化的规律,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推导了煤中主要活性单元的反应步骤及其热效应;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各测试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煤自燃临界温度的形成机理。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 2篇,EI 7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仲晓星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煤自燃过程中反应特性差异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5130413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许涛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新疆煤低温氧化自燃不同阶段地质指标和煤自燃成因机理

批准号:4167215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胡社荣
学科分类:D0208
资助金额:6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活化煤粉的氧化自燃特性及临界参数研究

批准号:5180424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易欣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煤自燃过程的介尺度特性研究

批准号:5177418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梁运涛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