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AS)和原发性高血压均涉及低水平的炎症反应,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的血管炎症反应可能是连接高血压和AS的桥梁。近年的研究发现,AngⅡ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促进AS的发生发展。结合新进展及我们的前期研究,我们提出Th17型免疫反应促进AngⅡ诱导的AS发生发展的假说。我们拟建立ApoE-/-小鼠内源性和外源性高AngⅡ模型,动态观察AngⅡ水平、Th17/IL-17变化及AS的进程,并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Th17、IL-17和IL-17受体(IL-17R)四个靶点进行干预,阐明Th17/IL-17在AngⅡ促AS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从Th17功能变化的角度揭示AngⅡ促AS进程中的免疫异常机制,并提出可能的干预靶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以血管紧张素Ⅱ为介质的高血压是其主要危因素险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概念已被普遍认可。本研究将新型效应性T细胞Th17与血管紧张素Ⅱ、动脉粥样硬化二者结合起来,拟阐明血管紧张素Ⅱ促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在为期四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血管紧张素Ⅱ促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不仅诱导了Th17型免疫反应,还上调了Th1型免疫反应,同时抑制Th2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反应。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显著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促动脉粥样硬化效应,纠正效应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失衡,并首次阐明Th2型免疫反应为缬沙坦抗AS所必需,证实缬沙坦抗AS的新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Th17/IL-17在血管内皮细胞衰老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自噬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Th17/IL-17在哮喘气道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Th17细胞和IL-17在细粒棘球蚴持续感染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