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地区农户生计演变与适应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1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传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慧,周长进,胡望舒,陈小良,孙贵艳,朱珊珊
关键词:
农户生计脆弱性西秦岭适应
结项摘要

本研究重点关注秦岭山地西部,即甘肃省的秦岭山地区,面临生态、人口、贫困三重压力的人地矛盾突出且难解地区,也是国家"十二五"主体功能"限制开发"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地区,项目选题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项目以农户生计模式及其演变为切入口,从微观视角解析西秦岭地区农户生计模式,通过农户生计模式形成和演变的成因机制解析,力求建立普适性的生态脆弱山区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案例地区农户生计行为与区域(资源、环境与政策)效应互动的机理分析,试图建立农户生计适应性评估的理论分析框架,求解面临人口、生态环境和经济贫困三重压力地区,在"限制开发"政策框架下的农户生计适应的可持续途径,以及新农村建设目标下的脱贫对策。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贫困、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生计概念的提出为研究者提供了观察和研究发展中国家农村扶贫、环境保护等农村发展问题的视角。以农户生计模式及其演变为切入口,通过农户生计模式形成和演变的成因机制解析,揭示陇南市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及其区域效应,试图在农户生计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面临人口、生态环境和经济贫困三重压力地区,在“限制开发”政策框架下的农户生计适应的可持续途径,以及新农村建设目标下的脱贫对策。主要工作进展概述如下:.(1)按照农户生计5大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系统分析了陇南市农户生计及其变化的基本特征。研究显示,2000年以来农户生计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增加;农户耐用品消费增多,生产、居住条件改善;农业劳动力增加,就业结构发生改变;农户收入增加,外出打工收入比重增大;农户对外联系加强,合作组织增多。.(2)根据陇南市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等特征,设计了陇南市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AHP方法的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估方法,并以陇南市武都区为例,结合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评估了农户生计脆弱性特征。通过不同地貌类型区农户生计脆弱性的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基于自然本底差异的农户生计脆弱性区域差异及其成因。.(3)通过宏观政策梳理、重点政策解剖,在分析政策因素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的基础上,从农户层面和村庄层面选取分析指标,通过建立多层次回归模型,借助问卷数据和实地调研,研究了影响陇南市农户生计多样性的因素。.(4)利用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实地调研问卷数据,研究了陇南市农户生计变化的土地利用效应。结论显示,草地、林地、耕地是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退耕还林以前,草地转化为耕地,但自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以来,特别是2000-2005年间,主要是耕地转化为草地、草地,以耕地为主要资产的土地利用方式正在弱化,多样化的利用趋势已经显现。.(5)利用NDVI数据,研究了2000年以来陇南市植被覆盖度变化的时空特征,利用像元二分法设计了植被覆盖度的计算方法,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标准差方法,分析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陇南市将近90%的区域植被盖度表现为稳定趋势,将近1/10的区域表现为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徽成盆地、西礼盆地、白龙江河谷阳面山坡等区域,与耕地、草地分布区域基本吻合,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植被覆盖度增加的贡献显著。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1
2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3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DOI:
发表时间:
4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住区生物滞留设施土壤生境与种植策略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5

我国种粮农户耕地流转的基本特点及政策启示

我国种粮农户耕地流转的基本特点及政策启示

DOI:
发表时间:2017

王传胜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771057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半干旱地区乡村转型与农户可持续生计

批准号:4177157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杨新军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川西民族旅游村寨农户生计行为决策作用机制及生计适应模式研究

批准号:4190120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邱孝枰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移民搬迁对西北贫困地区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及生计策略选择

批准号:7116303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李金香
学科分类:G0401
资助金额:3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农户生计变迁与农地利用行为演变研究

批准号:4180112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爱平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