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东秦岭商丹缝合带中变形组构、石英脉和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流体成分演化趋势与构造作用的关系。根据构造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成分资料等,识别出6期变形事件、2种类型(A型和R型)砂岩、3种类型(G型、L型和A型)流体成分演化体系。G型和L型体系分别发育于与俯冲有关的基性火山岩和孤前增生楔中。其流体成分演化的共同特点是CH4与C2H6成负相关,CH4随着C2H6的明显降低而规律增加。A型体系发育于板缘残余盆地中的R型砂岩中。其早期包裹体具低的H2、CH4、CO、C2H6、N2、CO2,H2O含量和(CH4+H2+CO+C2H6)/CO2比值;晚期流体中相应成分均明显增高,成矿压力也有明显增高(由237-254Kb增至296-330Kb)。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柿竹园矿床成矿过程中的地质超临界流体作用研究
扬子板块西缘新元古代蛇绿岩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利用宽角地震数据研究青藏高原西缘板块汇聚带地壳结构
不同地质流体混合作用机理及其成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