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国海叶咽纲和前口纲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7614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9.00
负责人:胡晓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旭淼,高凤,许媛,潘旭明,樊阳波,曲志帅,罗晓甜,郑维波,刘铭鉴
关键词:
海洋纤毛虫亚热带分子系统学生物多样性叶咽纲和前口纲
结项摘要

The phyllopharyngean and prostomatean ciliates are highly diverse, including bacterivores, algivores, carnovores, omnivores and other functional groups, which are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almost all marine micro-ecosystem,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ophic link between the 'microbial loop' and metazoans, and is also a major contributor to nutrient regeneration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production. However, due to small body size, fewer live features and other reasons, both are so far two of least understood classes in the Ciliophora. Previous work our research team performed does not focus on these two groups. The proposed project will carry out studies on faunistic composition, taxonomy and systematics of the related ciliate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habita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coast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phological, cyt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Its main aim is to clarify the confusion and errors in traditional taxonomy, to establish DNA library of unknown marine forms, and to complete systematic revis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part 'status unknown' taxa at different levels, so as to fill up the research blank related to these two groups in subtropical sea, provide a much-needed, modern technique-based important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deepening and expansion of research on marine protozoan diversity, ecology and other related area, and be expected to supply a unique research materials for functional genomics of eukaryotic microorganisms.

叶咽纲和前口纲是高度形态多样化、包含了菌食-藻食-肉食和杂食等各营养型的两大类纤毛虫原生动物,是海洋微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枢纽功能类群之一:在"微食物环"和后生动物之间起着重要的营养连接作用, 也是营养盐再生和溶解有机物生产的主要贡献者。然而因种种原因,该类群也是海洋纤毛门中所了解最少的,国内迄今的工作重点均没有涉及这两大类群。本项目将围绕南中国海沿岸的各类生境,综合运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手段开展有关其物种多样性与区系、构成与时空分布以及系统发育的探讨,填补我国亚热带海区该类群研究的空白,同步开展对缺失类群的DNA库构建,并对地位不明的相关目-科-属级类群完成系统关系的定位、清理及系统分析,从而为海洋原生动物的多样性、生态学、环境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拓展提供一份现代技术基础上的重要资料和研究素材。

项目摘要

叶咽纲和前口纲是高度形态多样化、包含了菌食-藻食-肉食和杂食等各营养型的两大类纤毛虫原生动物,是海洋微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枢纽功能类群之一:在“微食物环”和后生动物之间起着重要的营养连接作用, 也是营养盐再生和溶解有机物生产的主要贡献者。然而因种种原因,该类群也是海洋纤毛门中所了解最少的,国内迄今的工作重点均没有涉及这两大类群。项目执行4年来我们主要以广东、海南沿海湿地、养殖水域等为采样点,采用经典形态学、分子和细胞学等技术方法开展了对其中叶咽纲和前口纲纤毛虫的分类学及区系构成的广泛调查研究。工作内容包括种类鉴定,形态统计性状的分析、纤毛图式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等现代分类学指征的给出与建立,对国际(国内)目前存在混乱、不详、错误解读种类的廓清,同步开展标记基因测序工作。完成了对39种纤毛虫的分类鉴定和描述,发现1个新属和22个新种及8个新记录种,并给出了4个种的新定义、对伪斜管虫属、齿管虫属进行了分类整理;开展了6种纤毛虫的细胞发生学研究,首次发表了拟钩刺斜管虫的口器发生模式。构建了110种纤毛虫的基因组DNA库,完成了对其中39种纤毛虫的18S rRNA基因等的测序工作及序列数据提交。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首次开展了对新阶元所属类群的分子系统发育之探讨。完成学术论文18篇,其中已在本领域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14篇。主要成果构成了《南海纤毛虫图谱》一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将于2018年出版。以本项目为依托,课题组新招收硕士8人、博士研究生6人和博士后3人、毕业博士3人和硕士2人、出站博士后2人;承办第四届“纤毛虫多样性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67人次参加了5次国际和3次国内学术交流会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胡晓钟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570236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976075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76134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77613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17611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206021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长江口沿岸核残迹纲纤毛虫原生动物的分类学研究

批准号:3160184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许媛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地钱纲分类系统和中国地钱纲植物的修订

批准号:3177022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朱瑞良
学科分类:C02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旋唇纲纤毛虫重要类群的细胞发生模式研究

批准号:30870264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宋微波
学科分类:C0404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亚热带-热带旋唇纲纤毛虫原生动物的DNA库构建及基于多基因分析的系统探讨

批准号:4100609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伊珍珍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