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盐指混合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600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杨庆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旭,袁志伟,陈经刚,黄晓冬
关键词:
盐指混合南海混合机制参数化模型
结项摘要

盐指混合不但对大洋中盐度的垂向输运、水团的特点及环流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还是调控海洋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过程。由于高温高盐的北太平洋热带水经吕宋海峡进入南海,使得南海成为盐指混合发生的典型区域。加之南海又是内波的高发区,使得南海盐指混合与湍流混合处于共存状态,因此,开展南海盐指混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将为揭示南海热盐环流机制和改进南海环流模式提供一个崭新的途径。.本课题将针对南海盐指的生成、失稳,盐指混合的过程与机制,以及参数化等科学问题,深化理论研究,注重现场观测,突破关键技术,给出南海盐指混合的分布特征,揭示盐指混合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因子,确定盐指失稳的判别依据,提出盐指混合的合理参数化模型。

项目摘要

基于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混合过程直接观测,刻画了混合层内混合的日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发现了跃层内混合在陆架与陆坡处的不同机制:在陆架处,混合主要由内潮所导致且呈现6小时周期;在陆坡处,强混合主要由黑潮入侵所携带的不稳定性导致。基于在南海共计约1000个ADCP和CTD观测剖面,给出了南海混合的全场分布,揭示了南海混合的三维空间结构,给出了南海深水区垂向速度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上层和中层在水平方向上均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结构,而在底层却存在南部明显增强的现象,2)在垂向上随着深度增加混合率逐渐增强。该混合特征主要与内潮、显著地形及黑潮入侵等因素相关;给出了南海深水区垂向速度的空间分布,并初步分析了混合与南海深层环流的关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杨庆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青海盐湖混合熔盐物化性质及在电冶金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28770036
批准年份:1987
负责人:杨登五
学科分类:B0101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一非综合征混合型多指(趾)畸形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

批准号:30460057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程宝文
学科分类:H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藏南拉萨地块东部晚渐新世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机制

批准号:4110203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纪伟强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热带气旋对南海盐度影响研究

批准号:4130602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凌征
学科分类:D06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