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的节能减排要求IF钢在保持高深冲性的同时实现高强度。含P高强IF钢的局限性在于再结晶退火过程中P的晶界偏聚与磷化物析出导致的性能恶化,因此需要对P的晶界偏聚与磷化物析出的规律和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目拟以不同Ti含量的含P高强IF钢(P≥0.06wt%)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测定高强IF钢中P的晶界偏聚、磷化物的析出、位错微结构、材料的相关性能等。通过改变再结晶退火工艺参数,分析再结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P的晶界偏聚和磷化物析出的影响规律。阐明P在高强IF钢再结晶退火过程中的晶界偏聚机理,建立相应的偏聚动力学模型;明确P的晶界偏聚与磷化物析出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晶界偏聚理论,为高强IF钢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
本项目以不同Ti、P含量的高强IF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强IF钢的再结晶机理、P的晶界偏聚行为与机理、磷化物的析出机理以及P 的晶界偏聚与磷化物析出的关系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冷轧IF钢中的{111}变形晶粒具有较高的形变储存能,退火过程中,{111}取向的亚晶(或晶粒)将优先回复并在原位形核,其次为{100}和{110}晶粒。富集P原子的大角度晶界迁移汇合与锋锐化使P原子在晶界发生偏聚,存在一个最大偏聚量,是同时存在有偏聚和反偏聚的非平衡偏聚过程。由于再结晶的全过程都是由热激活扩散控制的过程,P原子的晶界偏聚和反偏聚速率基本相当。根据非平衡偏聚动力学计算得到P原子发生晶界偏聚的临界时间与实验结果吻合。在FeTiP形成的初期,先是由Fe、Ti快速形成团簇,然后P扩散进去形成FeTiP,因此会存在一个开始形成时间。退火过程中P在晶界的偏聚以及形成磷化物的速率都是决定于P原子的扩散速率。高强IF钢的退火保温时间应该选择在P原子发生最大偏聚量的临界时间和磷化物开始形成时间之前,且需要足够的保温时间来保证材料的深冲性能。该项目研究成果可以为高强IF钢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基于B竞争偏聚抑制钢中残余元素Sn的晶界偏聚机制
含磷高强IF钢中硼、磷竞争晶界偏聚及对{111}面织构的影响
铌微合金化钢中铌的晶界偏聚行为及其微观机理研究
基于硼优先晶界偏聚抑制钢中低熔点元素铋的晶界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