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二腺苷酸调控膜蛋白酶HtrA促进莱姆病螺旋体在哺乳动物中感染的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50177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叶美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楼永良,黄金伟,周燕,尹燕萍,项序武,王倩
关键词:
第二信使媒介传染病致病机制环二腺苷酸螺旋体
结项摘要

Borrelia burgdorferi (Bb) is the causative agent of Lyme disease, the most important tick-borne disease. Cyclic di-AMP is a newly discovered bacterial second messenger, mostly found in Gram-positive bacteria. The mechanism of c-di-AMP signaling is poorly known. We discovered that 1)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um B. burgdorferi also produces c-di-AMP, and its presence is essential for mammalian infection; 2) c-di-AMP binds to HtrA, a surface serine protease that is known to bind and degrade the host cell matrix molecule aggrecan. We hypothesize that c-di-AMP interacts with HtrA and modulates its func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mmalian infection. We will employ the c-di-AMP mutant and htrA mutant and use biochemical, genetic, transcriptome, and animal model approaches,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c-di-AMP and HtrA during infection. Outcome will not onl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in Lyme disease pathogenesis, but also reveal new mechanism of c-di-AMP signaling in bacteria in general.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 burgdorferi, Bb)引起,经蜱传播的媒介传染病。c-di-AMP是新近在革兰阳性菌中发现的微生物第二信使,其具体作用机理仍未明。我们发现:1)革兰阴性菌Bb也合成c-di-AMP,并是感染哺乳动物所必需;2)c-di-AMP能与Bb膜表面蛋白酶HtrA相互作用。HtrA能结合并降解宿主细胞外主要基质-蛋白聚糖(Aggrecan)。因此,我们提出假说:c-di-AMP是Bb感染哺乳动物所必需,HtrA是新的c-di-AMP作用靶点;c-di-AMP通过调控HtrA和其他靶点的功能,来促进Bb感染哺乳动物并致病。我们拟利用c-di-AMP合成酶基因和htrA基因缺陷株、互补株和纯化的蛋白,从生化、遗传学、转录组学水平和动物感染试验,探讨c-di-AMP调控HtrA促进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力的分子机制,并为研究c-di-AMP第二信使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引起的媒介传染病,其确诊的病例遍及我国29个省(市、区)。对B. burgdorferi致病性以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将为B. burgdorferi感染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环二腺苷酸 c-di-AMP为微生物重要第二信使,从2008年首次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被发现到2013年,c-di-AMP 在微生物中的作用引起高度关注,陆续被证明其参与微生物重要生理功能的调控,包括调控细胞形态、K+通道蛋白活性、抗生素抗性以及引起免疫反应等。但对c-di-AMP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尤其是 c-di-AMP 在细菌中靶点的研究知之甚少。申请人在申请本项目前期(2014年),预测出B. burgdorferi中唯一一个编码c-di-AMP的合成酶基因bb0008,构建了bb0008敲除株,发现bb0008的敲除株不能感染小鼠,说明c-di-AMP是B. burgdorferi重要的毒力因子。进一步通过c-di-AMP与蛋白共沉淀试验,发现金属蛋白酶Bb0104(HtrA)能与c-di-AMP结合,推测c-di-AMP通过作用HtrA影响其致病力。依托本项目的资助,申请人开展了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的研究,通过蛋白纯化和酶学试验,证明BB0008能够合成c-di-AMP,是B. burgdorferi中c-di-AMP的合成酶;构建了hrtA敲除、回补株,通过小鼠腹腔感染试验,发现htrA敲除株也失去对小鼠的感染力,证明HtrA是B. burgdorferi的重要毒力因子;进一步通过蛋白纯化和酶动力学试验,发现HtrA能够水解重要毒力因子BB0323,经HtrA切除后的BB0323被激活,发挥其毒力功能;通过c-di-AMP与HtrA全长、N端和C端蛋白的结合实验以及结合后HtrA酶活性的测定,发现HtrA与c-diAMP的结合域位于其N端,其C端为PDZ水解酶活性中心,c-di-AMP与HtrA结合后,可增强HtrA的C端水解酶活性。因此,本项目揭晓了c-di-AMP通过调控HtrA促进莱姆病螺旋体在哺乳动物中感染的机制,顺利并超额完成项目书中的内容和目标,研究成果为c-di-AMP在其他菌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依托以上研究成果,申请人以第一作者在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叶美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bba57在伯氏螺旋体感染小鼠引起炎症反应中的机制及其在螺旋体感染周期中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8110126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秦金红
学科分类:H22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全沟硬蜱变态若虫围食膜内腔莱姆病螺旋体芽孢发育动态研究

批准号:30370199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朱振勤
学科分类:C0403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重组外膜蛋白A的研究

批准号:39770042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万康林
学科分类:C0108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IL-10在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批准号:3180226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殿君
学科分类:C18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