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二年研究,结果表明;陶粒载体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挂膜快、生物量大易于反冲洗的特点。生物预处理能有效地去除水源水中低分子量有机物,预氧化(O3)可以提高生物预处理效果。异氧菌(去除有机物)和自氧菌(去除氨氮)之间存在互生和竞争的关系,这种关系由有机物和氨氮的浓度决定。得出了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数学模型。生物预处理水力停留时间可达15min,即滤速达7m/h,具实际可行性。生物预处理可以减少矾耗和氯耗,去除AOC,使管网水质达到稳定。本研究主要属理论探讨,同时有较好实用价值,为提高我国饮水水质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已辐射到蚌埠、绍兴、深圳等地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饮用水生物预处理工艺快速启动及微观机制研究
饮用水管网生物膜的界面微观过程及其同步辐射研究
PPCPs对饮用水生物滤池中ARGs传播的影响和机理研究
饮用水生物滤池中DON生成规律及控制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