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蜈蚣草FOX-Hunting系统的砷积累相关基因的挖掘和功能分析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7029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麻密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何振艳,许文秀,陈焱山,申红玲,闫慧莉
关键词:
蜈蚣草砷积累FOXHunting系统基因
结项摘要

Arsenic (As) is an element that is nonessential for and toxic to organisms. Arsenic contamination in the environment is a global problem, its accumulation in food crops may lead to the serious health risks to humans. With a high degree of public awareness of food safety concerns, how to reduce arsenic accumulation in crops becomes one of the key scientific issues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roject will discover some arsenic accumulation key genes from a arsenic 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a, and transform to rice to controllable expression, aimed at inhibiting the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of arsenic in the grain. Because little has known about the genomic information in the fern, we have adopted a new strategy of functional gene identification and build its FOX-Hunting System (Full-length cDNA Over-eXpressing gene hunting system). Based on this system, the project will use phenotypic analysis, expression pattern analysis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to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rsenic transport and accumulation in arsenic hyperaccumulator, an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olecular breeding of low accumulation of arsenic in crops.

砷是一种生物体非必需毒性元素。砷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危害在于可以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如何降低农作物中砷积累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项目拟从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中挖掘砷积累关键基因,用于在水稻中的可控表达,旨在阻断砷向谷粒中的转运和积累。对于基因组信息甚少的蕨类植物蜈蚣草,我们采用新的功能基因挖掘策略,构建了其FOX-Hunting系统(Full-length cDNA Over-eXpressing gene hunting system),本项目将在此基础上,通过表型分析,挖掘关键基因,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和亚细胞定位,以揭示砷超富集植物中砷是如何转运并富集于羽叶的分子机制;通过不同启动子控制砷转运关键基因的表达,为抗污染且低积累砷的农作物的分子设计和模块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现途径。

项目摘要

砷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其危害在于可以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而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在过去四年中,本项目基于此前建立的FOX-Hunting系统,从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中挖掘砷积累关键基因,得到了一个水通道蛋白PvTIP4;1。酵母突变体功能互补实验表明,PvTIP4;1介导了As(III)的转运。将该水通道蛋白基因在拟南芥体系中异源表达,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中砷含量增加,且对As(III)更加敏感,证实该水通道蛋白参与As(III)吸收。亚细胞定位和组织定位研究表明,PvTIP4;1定位于蜈蚣草根的质膜上。通过将PvTIP4;1与其它物种的TIP4s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Ar/R结构域的LE1位点具有特殊性。进一步通过点突变实验探究了LE1位点对蛋白功能的影响,并借助模拟蛋白三维结构分析了该位点突变对水通道蛋白孔径的影响,结果证明PvTIP4;1的LE1是一个功能位点。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不仅为蜈蚣草砷超富集分子机制的阐明提供了重要线索,还可为运用生物技术手段培育用于植物修复的新型工程植株提供分子元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麻密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670171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0164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470158
批准年份:199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170086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570138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870061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370127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90713030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蜈蚣草砷液泡区隔化基因的挖掘和功能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批准号:3147054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何振艳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全长转录组的蜈蚣草砷转运水通道蛋白的挖掘和深入解析

批准号:3177029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何振艳
学科分类:C02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菠菜草酸积累关键基因挖掘及功能分析

批准号:3150175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蔡晓锋
学科分类:C15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根际植酸-植酸酶的生物界面过程与机制

批准号:41907129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雪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