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疾病CIN(造影剂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肾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其主要机制。中医学认为急性肾衰时毒素潴留、毒壅气血、脉络不利,属"毒瘀互结",应用解毒化瘀药对制大黄-川芎防治本病取得良好效果。第一申请人在国外做访问学者期间,在国际上首先报道p38MAPK/iNOS是本病凋亡机制的关键信号通路,但其靶转录因子尚未阐明。解毒化瘀中药能通过抑制p38MAPK活性发挥药理效应,推测药对防治CIN的分子机制与调节p38MAPK/iNOS通路有关。建立CIN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经典体内、外模型,采用信号通路阻断剂、western、real-timePCR、 FACS等方法研究可能的靶转录因子FOXO1、PPAR-γ蛋白质和mRNA表达及药对对该通路的调节效应及量效关系,揭示药对防治本病分子机理,为CIN提供中医药防治途径和完整的信号通路。
随着介入治疗和造影检查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 已成为世界性的卫生问题。目前对CIN确切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并且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本项目立足前期基础,经过较为深入的研究,立足大鼠和细胞模型,进一步明确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在CIN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p38 MAPK/iNOS通路激活是介导该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Bcl-2、Bax、Mcl-1等作为该通路的下游信号参与了这一过程。在本项目中,我们还首先发现FoxO1是活化的p38 MAPK/iNOS通路的靶转录因子,而另一转录因子PPAR-γ未参与该过程。除此之外,项目组还发现UGT 是比UNAG、Cystatin-C更敏感的诊断CIN的标志物,并在国际上首先报道。项目组同时发现高剂量制大黄-川芎药对水煎液显示出和抗氧化剂NAC相近的抑制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效应、有效保护模型大鼠肾功能、减轻肾小管-间质病变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机制上,制大黄-川芎药对是通过抑制p38 MAPK/iNOS通路活化来发挥肾保护效应。上述发现为临床上运用“解毒化瘀”中医治法防治难治性疾病CIN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室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MAML1基因和NLRP3炎症小体对临床剂量三价砷肾毒性中炎症信号的细胞内调控及川黄方对其干预的研究
基于调控PI3K/Akt通路的大黄附子汤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p38MAPK介导的Nrf2/ARE通路和CC趋化因子在对比剂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制大黄-川芎对其调控的研究
大黄素调节p38MAPK信号通路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Rho激酶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与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