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结合DNA的吡咯-咪唑类聚酰胺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40223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房丽晶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伟,武春雷,蔡青青,谭元燕,余再丹,潘正银
关键词:
DNA小沟结合剂药物设计与合成构效关系吡咯咪唑类聚酰胺
结项摘要

Pyrrole-imidazole polyamides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by sequence-specifically binding to the minor groove of dsDNA. However, the poor permeability of Py-Im polyamides in some tissues is a major hindrance to achieving efficient biological activity. Eight-ring hairpin polyamides, which bind 6 bp, have the potential to bind other matching sequences besides their target sites.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design,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new series of pyrrole-imidazole-benzimidazole conjugates (Py-Im-BI).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apability of bis(benzimidazole)/Hoechst compounds to cross living cellular and nuclear membranes, and the good selectivity to G/C and A/T base pairs of 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Py-Im-BI will exhibit better cellular uptake, nuclear localiza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in addition to the high DNA sequence affinity of Py-Im polyamid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quence specificity is also expected by recognizing longer DNA sequence. 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Py-Im polyamide derivativ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gene-targeted drugs.

吡咯-咪唑类聚酰胺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小沟内,从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针对吡咯-咪唑类聚酰胺在部分组织中的穿透能力较差,以及八环γ-发夹型聚酰胺仅能特异性识别DNA序列中的6对碱基对,难以保证结合位点唯一性的问题,本项目拟开展新型吡咯-咪唑类聚酰胺-苯并咪唑衍生物偶联分子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该类偶联分子最大的特点是同时具备了吡咯-咪唑类聚酰胺与DNA序列的高亲和力与选择性、赫斯特荧光染料优良的穿膜能力以及苯并咪唑衍生物对G/C和A/T碱基对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能够改善聚酰胺的细胞膜和核膜通透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同时能够通过特异性结合较长的DNA序列,增强其对目标基因的选择性。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对新型吡咯-咪唑类聚酰胺衍生物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为基因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项目摘要

吡咯-咪唑类聚酰胺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小沟内,从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针对吡咯-咪唑类聚酰胺在部分组织中的穿透能力较差,以及八环γ-发夹型聚酰胺仅能特异性识别DNA序列中的6对碱基对,难以保证结合位点唯一性的问题,本项目开展了新型吡咯-咪唑类聚酰胺-苯并咪唑衍生物偶联分子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该类偶联分子最大的特点是同时具备了吡咯-咪唑类聚酰胺与DNA序列的高亲和力与选择性、赫斯特荧光染料优良的穿膜能力以及苯并咪唑衍生物对G/C和A/T碱基对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能够改善聚酰胺的细胞膜和核膜通透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同时能够通过特异性结合较长的DNA序列,增强其对目标基因的选择性。细胞周期激酶Plk1(Polo like kinase 1)是肿瘤细胞增殖必需激酶,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肿瘤治疗靶点之一。针对Plk1启动子序列,本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吡咯-咪唑类聚酰胺系列衍生物,并应用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对该类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PIP3能够特异性识别且高强度的结合于PLK1基因转录启动子区域中的DNA序列,并能够穿过细胞膜及核膜,抑制PLK1基因的转录,进而抑制PLK1蛋白的表达,造成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或凋亡,在动物模型试验中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不同于现有的PLK1抑制剂,本课题组设计合成的吡咯-咪唑类聚酰胺分子能够直接作用于PLK1基因的特异性DNA序列,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2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DOI:
发表时间:2017
3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OI:10.1051/alr/2019003
发表时间:2019
4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基于混合优化方法的大口径主镜设计

DOI:10.3788/AOS202040.2212001
发表时间:2020
5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变可信度近似模型及其在复杂装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DOI:10.3901/jme.2020.24.219
发表时间:2020

房丽晶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具生物活性的系列皂甙荧光探针衍生物的合成及作用靶点研究

批准号:2057207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杨志奇
学科分类:B03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型酰胺衍生物合成与抑菌活性研究

批准号:20962005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金林红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具有抑菌活性吡唑酰胺类衍生物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批准号:2106200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薛伟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松香树脂酸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批准号:30771690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宋湛谦
学科分类:C1604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