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力作业任务参数的肌肉疲劳模型的拓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10107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马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瑞峰,林亨,孟凡兴,张占武,张婷茹,刘娜,范娜,王德宇
关键词:
肌肉疲劳静态工作持续时间动态肌肉疲劳模型肌肉骨骼失调
结项摘要

肌肉骨骼失调是现代工业国家面临的重要职业伤害之一,不仅给作业人员带来病痛,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肌肉疲劳的不断累积是导致体力作业人员肌肉骨骼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避免肌肉疲劳的解决方案往往基于静态作业持续时间模型或肌肉的生理学疲劳模型,没有充分考虑作业参数的影响。此外,传统方法也没能将作业人员个体的疲劳属性纳入工作设计的考虑范围,不能针对作业人员个体特点设计相应的作业任务。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将以作业任务参数的静态肌肉疲劳模型为理论基础,以上臂肌肉群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扩展和实验验证,进一步开展肌肉疲劳模型的研究。该研究能够验证静态作业下的肌肉恢复模型,可以扩展静态肌肉疲劳恢复模型的适用范围;该研究也将构建基于作业人员个体因素的个体疲劳属性模型,并进行动态作业过程的疲劳分析的初步尝试。该项目研究成果可以用于体力作业设计,避免肌肉累积疲劳积累,减少肌肉骨骼系统失调的风险。

项目摘要

背景:肌肉疲劳的累积是导致肌肉骨骼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方向与研究内容:为了减少由于肌肉骨骼损伤所带来的高昂的医疗成本、工作日损失以及受损的工作效率,本研究开展了如下内容的研究: (1) 开展了肌肉疲劳恢复模型的实验验证研究;(2) 开展了肌肉疲劳个体属性的量度与对比研究;(3) 开展了肌肉疲劳属性快速测量方法的研究;(4) 初步开展了动态工作条件下的肌肉疲劳建模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肌肉疲劳恢复模型,确定了静态施力条件下和持续最大收缩力量条件下肌肉疲劳属性的测量方法并加以实验验证,并进一步确定了静态施力条件下的个体疲劳属性与身体部位、性别所造成的差异,最后通过模型推导确定了动态工作条件下的肌肉疲劳模型并取得一些初步结果。本研究的成果为体力作业设计、作业人员选择提供了定量的工具和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马靓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工破拆作业肌肉疲劳分析及预测建模

批准号:7180108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易灿南
学科分类:G0108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民用机场多任务保障作业安全风险分析模型研究

批准号:6107900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孙佳
学科分类:F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3

基于动载荷状态的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动态模型及多模态作业方法研究

批准号:3190141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陈盛德
学科分类:C13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处理效应模型的非参数估计方法及其拓展应用

批准号:7180313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纪园园
学科分类:G03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