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ODP184航次在南海取得的1146孔上部0-200米沉积物(约0~2Ma)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硅酸盐相的粒度分析和细粒物质Pb-Sr同位素组成测试,采用粒度端员模拟和放射性成因同位素端员混合模型,定量估计硅酸盐碎屑的来源和沉积通量,并据此分别识别2Ma以来南海沉积物东亚冬、夏季风演化信号;通过沉积物中有孔虫Pb-Sr同位素测试,建立2Ma以来南海海水Pb、Sr同位素演化规律,识别青藏高原整体、阶段性、快速隆升信号;参考该孔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资料,解析构造、冰期-间冰期旋回和东亚季风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尝试性探讨2Ma以来青藏高原阶段性、快速隆升与东亚季风演化之间的关系,为实现ODP184航次钻探的科学目标-建立东亚季风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提供参考。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中全新世以来广西典型红树林群丛林分结构演替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沉积物埋藏红树叶片C、N、O同位素示踪
东亚夏季风变迁在南海沉积物中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
青藏高原隆升在西北印度洋的底栖有孔虫记录研究
35万年来印度季风变化及与东亚季风耦合关系:石笋同位素记录研究
南海南部冰期同位素记录中的季风变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