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粒蛋白DSG2 F531C突变致家族性ARVC的分子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0006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陈红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静,聂俊伟,庄燕,赵士禄,王本琪,李丹丹,施娇娇,谷凌云
关键词:
突变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桥粒蛋白
结项摘要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青壮年和运动员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桥粒基因突变是其最常见的致病基因。课题组在一ARVC家系中发现DSG2 F531C突变,随后成功克隆DSG2基因并制备了真核表达载体,初步建立该突变转基因鼠。在此基础上,我们拟:1) 分别转染HEK293和HL-1细胞,研究该突变对DSG2蛋白成熟、细胞迁移和粘附的影响;观察PG蛋白和Cx43亚细胞定位的变化;探索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变。2) 鉴定已经制备的转基因小鼠,进一步通过耐力训练促进表型出现,对其进行表观遗传学分析,获取心肌标本对上述致病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如获成功,将有助于阐明DSG2 F531C 突变导致ARVC的机制,为该病的药物治疗或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心肌进行性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的遗传学心肌病,临床表现多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是青壮年和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ARVC患者约10%携带有DSG2基因突变。先前我们对中国汉族家系ARVC患者基因筛查研究发现一个高度保守的DSG2F531C基因突变,但对DSG2F531C致ARVC的机制尚未阐明。我们提出了假说:DSG2F531C突变可能影响DSG2蛋白在闰盘区的定位,从而使其与PG的相互作用减弱,剧烈运动使心肌承受机械牵张力增加,促使PG从闰盘区域脱落进入细胞核,改变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而出现心肌的纤维脂肪化。. 在细胞水平上我们以心房肿瘤细胞系HL-1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RNA干扰技术,成功构建了四种ShDSG2重组质粒、转染细胞并获得稳转细胞株,筛选出对DSG2基因mRNA水平(71.67%,P<0.01)和蛋白水平表达(51.72%,P<0.01)的抑制效率最显著的ShDSG2-273组,结果发现DSG2沉默后的HL-1细胞凋亡显著增加,脂肪化(Adiponectin、PPAR-γ、C/EBP-α)和纤维化(Col1a1、Col1a2、Col3a1)相关基因在mRNA水平显著升高,超微结构显示细胞空泡样变性、线粒体肿胀和嵴消失,表现出符合人类ARVC的分子表型。DSG2基因沉默,激活AKT/β-catenin信号通路,免疫荧光显示PG的亚细胞定位无改变。. 之后我们建立了心脏特异表达的DSG2F536C转基因小鼠,分析DSG2F536C突变对小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突变型小鼠于6周出现心功能下降。心超结果显示与DSG2WT小鼠(n=4)相比,DSG2F536C小鼠(n=13)在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射血分数等方面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显示小鼠左心室出现局灶性纤维化。心室肌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DSG2F536C小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明显延长,钠通道失活延迟和钾通道电流密度下降,钙通道无改变。小鼠心脏免疫组化研究发现突变DSG2的定位异常,心肌闰盘区定位明显减少,免疫荧光发现闰盘区域PG蛋白显著下调而β-catenin代偿性上调。因此,DSG2F531C基因突变可引起ARVC类似的病理和电生理特性改变,其致病核心可能为突变DSG2细胞内定位的改变。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5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陈红武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桥粒基因突变致ARVC的机制:plakoglobin共同通路假说

批准号:81070158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杨兵
学科分类:H0204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汉族人ARVC患者桥粒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机制研究

批准号:81170161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周秀娟
学科分类:H0204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立体外PKP2和DSG2突变细胞模型探讨ARVC致病机制

批准号:81270166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文玲
学科分类:H02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猝死综合征与桥粒蛋白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8150163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明昌
学科分类:H25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