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果:1.在P-F量热模型的基础上增加自然蒸发修正,并用法拉第定律推导出过电极电位的值,并导出电解过程的量热方程,用实验方法确定方程中的辐射系数K(′),自然蒸发因子δ,热传导形状因子S。研制成一套量热装置。其测量精度达±0.01mA,±0.001V,±0.25℃。用Delphi编制了视窗环境下的数据实时采集和图形显示软件。实现了数据采集自动化。2.用H(2)O进行实验。发现电解电流密度越大,氢原子进入钛晶格速度越快,电解时间越长,钛晶格内氢原子越多。氢的分布规律是表面少,内部多。X衍射表明氢原子进入钛晶格后形成TiH2离子晶体与氚原子进入钛的规律一样,发生六方晶格向立方晶格的转变,这有利于TiD2发生冷热聚变。3.用重水做实验,连续电解一月余,有“过热”产生。过热功率为1.65-2.95瓦±0.3瓦,为输入功率的30%和32%。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常温核聚变效应的核化学研究
用微弧放电研究常温核聚变
He对核聚变第一壁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第一原理计算
以Ti为阴极电解重水实现百瓦量级“过热”可重复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