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为研究对象,对典型河谷型萨王纳和与之毗邻受破坏环境中植物的丛枝菌根状况,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以及它们与植物的大致组合关系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干热河谷植物抗旱性与丛枝菌根间的关系;以退化生态系统中与植物共生的功能微生物的恢复为切入点,探索金沙江干热河谷脆弱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收集和保存一批丛枝菌根真菌的菌种资源,为长江上游- - 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丛枝菌根方面的科学资料,并为这一地区生态恢复中的退耕还林还草提供丛枝菌根真菌菌种资源保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干热河谷区木棉-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系统的水分关系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AMF)调控干热河谷木棉磷代谢及其与抗旱性关系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藏中部草原植被恢复的作用及机理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在金属尾矿植被重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