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对高寒泥炭地碳收支影响的观测与模型模拟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70111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颜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骁栋,赵娜娜,王嘉晨,王汝苗
关键词:
控制实验模型模拟泥炭碳收支排水
结项摘要

As one of the highest and largest alpine peatlands in the world, Zoige alpine peatland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Drainage, which is the main disturbance of Zoige, caused water level draw down and changes in ecosystem carbon budget. Previous studies have mainly focus on single gradient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and controlled experiment, and rarely by using ecosystem model. In this project, controlled experiment and ecosystem model are integrated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drainage on carbon budget of Zoige alpine peatlands. First, we simulate five gradient of water level draw down treatments by controlled experiment and observe carbon flux and pools of the treatments. Second, we detect the math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level draw down and carbon budget based on the data from controlled experiment. Then we couple the mathematic relationship with ecosystem model. We therefore aim to optimize the model and best predicts carbon budget under different drainage condition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more data support for accurately evaluating alpine peatlands carbon budget and have implicat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restoration of alpine peatlands.

若尔盖高寒泥炭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寒泥炭地分布区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排水是该地面临的主要干扰,影响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动态变化。已有的研究以控制实验和野外观测为主,排水梯度单一,且缺乏模型模拟研究。基于此,本项目拟以若尔盖高寒泥炭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控制实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多梯度控制实验揭示不同排水强度下泥炭地碳交换通量及碳储量的动态特征,建立排水强度与碳收支的数量关系,并将该数量关系耦合至生态系统过程模型中,对模型进行优化与验证,模拟不同排水强度下高寒泥炭地碳收支的动态变化,进而阐明高寒泥炭地碳收支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对不同排水强度的响应特征。预期结果将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背景下高寒泥炭地碳收支的准确评估、泥炭地的保育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若尔盖高寒泥炭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的分布区之一。排水是该区域面临的主要人类活动干扰,但排水对碳收支动态的影响以及水位与碳收支各分量的数量关系尚不清楚。本项目采用野外多水位控制实验和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不同水位条件下碳收支各分量的动态特征,建立了水位与碳收支的数量关系,优化了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水位对高寒湿地碳收支各分量(总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净碳吸收、生态系统呼吸、甲烷排放)有显著影响,高水位和低水位的碳通量存在显著差异;(2)总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净碳吸收、生态系统呼吸与水位呈现二次曲线的关系,甲烷排放与水位呈线性对数线性关系。在-10cm水位时,总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净碳吸收最大,甲烷排放极少,表明该水位条件下泥炭地可固持更多的碳;(3)基于观测的实验数据优化了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可较好的捕捉总初级生产力、生态系统净碳吸收、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动态,对碳通量各分量的解释率在36.7%~49.8%。在高寒泥炭地的恢复中,水位是非常重要的因子,本研究的发现不仅可为高寒湿地保育与恢复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人为干扰下高寒泥炭地碳收支的准确估算、碳汇功能管理及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利用遥感和模型模拟研究氮沉降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批准号:4150121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卢学鹤
学科分类:D071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水分收支特征及其对碳收支的影响

批准号:3107043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古松
学科分类:C03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时序InSAR形变观测的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排放估算研究

批准号:4180401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周志伟
学科分类:D04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物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

批准号:3107040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伏玉玲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