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土中藻对砷的甲基化作用及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7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朱永官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国新,尹西翔,刘晓
关键词:
生物转化水稻田挥发砷污染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水稻和水稻田砷污染,以砷的生物转化(五价砷还原和三价砷的甲基化以及有机砷的挥发)为切入点,围绕藻在砷的生物转化中的作用及机理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砷污染稻田藻的分离及其吸收转化砷的特征,分析优势藻种的砷耐性和吸收代谢特征;(2)模式藻的砷吸收和转化规律,研究基因组测序的模式藻的砷吸收和代谢特征;(3)模式藻砷转化的关键基因克隆与功能表征,在生理研究的基础上克隆模式藻基因组中的砷还原和甲基化基因,并通过在大肠杆菌相关突变体中的基因表达功能互补试验表征所克隆基因的功能。. 本项目对认识藻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归宿和生物毒性具有指导意义。有关砷的生物挥发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刚刚开始,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项目摘要

本论文以几种代表性的水生微生物(集胞藻、微囊藻、念珠藻和莱茵衣藻)为对象,研究了它们对砷的吸收、富集和转化的机理,同时对其中起到关键性调控作用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功能解析。本文的主要结果归纳如下:.(1)本研究探讨了集胞藻PCC6803(Synechocystis sp. PCC6803)对砷吸收和转化机理。结果显示:该藻具有较强的砷耐受和富集能力。此外,它还通过氧化As(III)为毒性较低的As(V)来解毒。该藻可以去除水生环境中砷。.(2)本研究证实了三种蓝藻:集胞藻6803(Synechocystis sp. PCC6803)、微囊藻7806(Microcystis sp. PCC7806)和念珠藻7120(Nostoc sp. PCC7120)能挥发砷。将亚砷酸甲基转移酶ArsM基因从三种蓝藻中克隆,并表达在对砷高度敏感的大肠杆菌AW3110 (ΔarsRBC)中,能高了细胞对As(III)的抗性。两种纯化的ArsM酶(SsArsM, Synechocystis和NsArsM, Nostoc)具有甲基化As(III)的能力。.(3)本文考察了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对As(V)吸收和转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砷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更多的胞内As(V)被还原为As(III)。衣藻的两个砷酸盐还原酶基因(CrACR2.1,CrACR2.2)被克隆并表达在大肠杆菌WC3110(ΔarsC)中,二者都能恢复细胞对As(V)的抗性。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9
2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3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DOI:10.13930/j.cnki.cjea.181086
发表时间:2019
4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DOI:10.11908/j.issn.0253-374x.19265
发表时间:2020
5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47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周丛生物对水稻土中砷迁移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批准号:4187711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唐先进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厌氧砷氧化菌对水稻土砷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4157131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张隽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稻米中甲基砷来源及土壤/水稻中砷甲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批准号:4107307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文菊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土壤微藻对水稻吸收、转运和积累砷的影响及其机制

批准号:4170137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亚
学科分类:D07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