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寺岩组物质组成研究--对北秦岭古生代俯冲-增生作用的约束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721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6.00
负责人:陈隽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智佩,陈守建,李平
关键词:
罗汉寺岩组北秦岭俯冲-增生造山
结项摘要

分布于陕西凤县-周至地区罗汉寺岩组是北秦岭古生代造山作用所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序列,其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可为北秦岭该时期造山作用机制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详细地质剖面研究以及对重要地段(如周至黑河、凤县唐藏等)1:10000地质填图,查明北秦岭罗汉寺岩组岩石组合序列、空间展布特征以及构造变形样式;进而利用岩石显微组分、地球化学分析、SHRIMP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角闪石/黑云母Ar-Ar测年和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罗汉寺岩组的岩石组合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变质变形时代和形成构造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比分析罗汉寺岩组与丹凤岩群以及刘岭群中俯冲相关的钙碱性侵入岩之间的时空对应关系,探讨古生代北秦岭造山作用过程。

项目摘要

通过对北秦岭罗汉寺岩组不同区段(如凤县罗汉寺、太白县黄柏源、周至县黑河、山阳县大黑山、商南县牵牛沟等)岩石组合、变质变形调查,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测年等研究,厘定了罗汉寺岩组岩石组合及其沉积序列;认为罗汉寺岩组形成于泥盆纪,属于北秦岭晚古生代增生杂岩。同时对周边的木棋滩岩组、丹凤岩群及相关侵入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测年进行了研究,认为木棋滩岩组斜长角闪岩为E-MORB型,形成于762.5±4.6Ma,代表商丹洋初始裂解时限;丹凤岩群主体形成于早古生代,火山岩具岛弧性质。从北秦岭变形侵入岩中识别出了泥盆纪安沟碰撞型花岗岩,其形成时代与灰池子岩体中伟晶岩脉形成时代一致,说明该期岩浆作用的结束,对北秦岭俯冲增生-碰撞作用时限的制约。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4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DOI:10.3969/j.issn.1008-794X.2018.07.019
发表时间:2018
5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05024
发表时间:2022

陈隽璐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南秦岭增生杂岩带的组成及其增生拼贴和变形过程

批准号:40172071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闫全人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北兴安岭地区蛇绿岩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增生构造

批准号:4077302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苗来成
学科分类:D0308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北祁连山造山带西段钉合岩体与早古生代蛇绿岩仰冲增生时限

批准号:4147205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钱青
学科分类:D0204
资助金额:1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北秦岭花岗岩对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及演化的地球化学示踪

批准号:49673184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张宏飞
学科分类:D0308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