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作为抗药性最为严重的农业害虫之一,对Bt毒素抗药性的上升严重制约了环境友好型Bt微生物杀虫剂和转Bt作物的使用,为了阻止或延缓小菜蛾抗药性的上升,保证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项目拟采用多种Bt毒素对多个小菜蛾品系进行毒力测定,筛选出防治小菜蛾的最佳Bt杀虫剂及其最佳Bt毒素组合;同时研究不同Bt毒素作用于不同受体的具体分子机制,包括克隆Bt抗性和敏感小菜蛾钙粘蛋白和氨肽酶靶标受体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昆虫细胞系中进行表达,利用ELISA测定表达蛋白同不同Bt毒素的结合情况;另外结合RNA干扰技术体系,将小菜蛾体内的这两种受体基因沉默,观察不同Bt毒素对功能基因丧失的小菜蛾的毒力及其生物学方面的变化,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小菜蛾抗Bt毒素以及Bt毒素作用于小菜蛾的真正机制。以上研究结果对于保证环境友好型杀虫剂Bt及转Bt作物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不同Bt毒素晶体蛋白对小菜蛾的防控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测定了不同Bt毒素对小菜蛾的毒力,获得了几个抗性小菜蛾品系。用Cry1Ac毒蛋白及Bt制剂分别对小菜蛾进行了室内抗性选育,获得了对Cry1Ac毒蛋白抗性倍数分别为245.2和24.43的两个小菜蛾抗性种群——美国抗性种群和深圳抗性种群,以及对Bt制剂抗性倍数为74.47的上海抗性种群,这就说明了不同的Bt毒素对于不同的小菜蛾种群毒力是不一样的;.2)克隆了靶标受体基因并将其在昆虫细胞系中表达。成功克隆出Bt抗性与敏感品系小菜蛾4个APN受体基因,并将APN5基因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经SDS-PAGE、蛋白杂交和酶活性分析均表明,APN5基因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成功表达,但是遗憾的是,经过测定亲和力,没有发现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抗性倍数还没达到使得APN蛋白的亲和力发生变化,也可能其它受体发生改变导致抗性的变化;.3)CAD受体基因dsRNA的制备及其RNAi技术体系的建立。利用RNAi技术初步研究了小菜蛾钙粘蛋白基因的功能,在筛选了两个基因片段合成的dsRNA后,选取一段有效的dsRNA进行注射。注射后,对一些生物学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同时,在核酸和蛋白两个水平上进行检测,半定量RT-PCR的结果显示干扰前后钙粘蛋白基因的mRNA表达量有明显差异,基因被沉默;Western-blot结果显示,干扰后钙粘蛋白的表达量略有降低。干扰后的生测结果显示,RNAi后小菜蛾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降低。这可能是RNAi将小菜蛾类钙粘蛋白沉默后,其与Cry1Ac的结合能力下降,对其敏感性降低,从而成活率提高。试验结果初步证明了小菜蛾钙粘蛋白与Cry1Ac的抗性有关,其为Bt的靶标受体。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HPLC 与 HPCE 结合测定复方湿生扁蕾胶囊中 6 种化学成分含量
壮药黄根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脉氧下降率与血压的相关性及可能机制
鞘糖脂在小菜蛾对Bt抗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小菜蛾对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抗性的机制
小菜蛾肠道共生菌介导Toll信号通路对Bt抗性的分子机制
MAPK信号途径调控小菜蛾对Bt杀虫蛋白抗性的遗传网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