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层研究主要是对非礁相区剖面的,尚未顾及礁相区剖面。生物礁是古地形高地,对环境变化尤其是海平面变化更为敏感。所以对礁相区P-T界线层剖面的研究可能获得从非礁相区剖面不能获得的环境变化信息。一些国外学者认为P-T之交没有海平面下降,是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洋缺氧造成了生物大绝灭。但我们在贵州礁相区界线层剖面上发现了海平面下降的证据,并发现海平面上升发生在生物大绝灭之后。谁是谁非?对更多的礁相区P-T界线层剖面研究可以澄清这些问题。本项目拟对贵州、四川、湖北、江西等地若干礁相区界线层剖面的环境和生物演化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内容包括海平面变化的性质、规模、发生时间,碳氧同位素演化,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其它可能的环境变化(如古气候变化),生物群的演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残留生物的古生态特点尤其是其形态功能分析,生物集群绝灭与环境灾变的关系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贵州.广西二叠纪生物礁
内蒙东部石炭-二叠纪生物礁及其造礁环境
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纪疑难造礁生物研究
二叠-三叠界线生物与环境演化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