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地区以石灰性紫色土为主,农田生态系统氨挥发活跃,由此引起的高氮沉降增加了区内氮素负荷,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本研究基于田间观测、培养试验,监测干湿混合沉降物中氮含量和农田生态系统氨挥发的过程及规律,结合DNDC模型,获取气象、土壤、农田灌溉管理等参数,揭示氨挥发对氮沉降的影响过程及通量,基于封闭式人工模拟降雨,结合15N示踪技术,揭示氮沉降和氨挥发的定量响应关系,建立适合川中丘陵地区的关系方程,从而估算区域尺度上由施肥引起的氨挥发进入氮沉降的通量。本项目可为揭示氮沉降与氨挥发的关系,控制氮素气态污染及全球氮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川中丘陵地区以石灰性紫色土为主,农田生态系统氨挥发活跃,由此引起的高氮沉降增加了区内氮素负荷,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本研究通过田间观测、定位监测氮沉降物的组成、含量和农田生态系统氨挥发的过程及规律,结合DNDC模型,获取气象、土壤、农田灌溉管理等参数,讨论区内氮沉降状况,分析沉降物来源,揭示氨挥发对氮沉降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农田氨排放是氮沉降中氨和铵的主要来源,农业源氮沉降占主要地位且季节性分配明显,氮沉降总量约50~70kg/ha/yr并呈现上升趋势,氨挥发集中在施肥初期,而在施肥后下降速率较快,区内土壤pH值较高,化肥氮氨挥发损失较严重,单纯使用碳铵氨挥发损失能达到当季施肥量的20%以上,与秸秆混合施用能降低挥发量。本项目为揭示氮沉降与氨挥发的关系,控制氮素气态污染及全球氮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基于余量谐波平衡的两质点动力学系统振动频率与响应分析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家畜圈舍粪尿表层酸化对氨气排放的影响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及其对臭氧分布格局的影响
大气氮沉降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中的运移规律及其对氮富集的响应
升温和氮沉降下川西高原沙棘雌雄植株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与适应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碳库和氮库对氮沉降的响应